破外女出血视频全过程,四川bbb搡bbb爽爽视频,久久久免费精品re6,国产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您正在訪問的位置:首頁>資訊 > 禮物指南

翡翠里有棉絮好還是沒有好(翡翠里有棉絮狀圖片)

編輯:小峰 發布于2023-08-18 02:47
導讀: 《不小心生在六零年》發表在晉江文學網,是一本已經完結的網絡小說,作者是信用卡。【內容簡介】蓁蓁帶著一滴上古大神血液重生在...

《不小心生在六零年》發表在晉江文學網,是一本已經完結的網絡小說,作者是信用卡。

【內容簡介】

蓁蓁帶著一滴上古大神血液重生在六零年代的林區,大神血脈覺醒,不但讓蓁蓁有了一個又一個異能,還讓她成為了家里最受寵的小福星!

一句話簡介:天生異能,福氣滿滿。

異能金手指和腰一樣粗壯,不喜誤入!

北風呼嘯而過,天空中飄著鵝毛般的大雪,李家老太太坐在灶間里,一邊往灶坑里填柴火,一邊嗒吧嗒抽著煙袋,臉上露出了幾分愁苦之色。忽然棉門簾子被掀了起來,李家三小子、四小子李明南和李明北從外頭鉆了進來,帶進來一股寒風和片片雪花。

一眼看到坐在灶間的老太太,李明北還沒摘下厚實的手套就先叫嚷開了:“奶,我和我哥打到了兩條魚。”

話音剛落,小老太太蹭的一下從灶坑前站了起來,一邊抬起腿朝著鞋底磕了磕煙袋鍋子,一邊裂開嘴笑著說:“真的?趕緊拿來給我瞅瞅,這多久沒見都魚了。”

李明南將麻繩串著的兩條二斤多重的鯉魚遞給了李老太太,順手拿起水舀子,從水缸里舀了半勺涼水,咕咚咕咚喝了進去。

“就今年夏天那會也沒打到過這么大的魚。”李老太翻來覆去的看著手上拎的兩條魚,笑得嘴都快合不上了:“正好你娘快生了,你大哥讀書也累,我把魚燉了給他倆補補。”

李明北嗯了一聲,又問道:“我娘這回能給我們生個妹妹了吧?”

想起自家的一串孫子,李老太太也有些發愁,嘆了口氣道:“希望能生個丫頭吧,瞅著你們這群能吃窮老子的臭小子,我就心煩。”

李明北嘿嘿笑了一聲,叫過李明南一起蹲在灶坑前烤火。忽然兩個小子皺了皺鼻子,互相對視一眼,抓起地上的爐鉤子,幾下就從灶坑里刨出來兩個烤得焦香的土豆。倆人也不顧燙,手忙腳亂的將土豆撿起來放在灶臺上,一邊吹著氣一邊剝開一點皮,湊上去就咬了一口。

李老太一回頭,見兩個烤好的土豆子已被孫子啃了一半。若是往常她肯定要罵上兩句,可今兒孫子釣了兩條大魚回來,她也不覺得心疼了,反而笑罵道:“像什么樣子,滾西屋去吃,叫桂花出來燉魚。”

兩個小子應了一聲,一邊用手倒著依然燙手的土豆,一邊扯著嗓子喊了一聲:“大嫂,奶讓你出來做飯。”

一個梳著油亮的大黑辮子的姑娘從西屋走了出來,十七八歲的臉上滿是朝氣,她一邊打水洗手一邊問道:“奶,今晚做什么?”

“燉魚!熬白菜土豆!”李老太拄了拄拐棍,聲音洪亮地說道。

雖說李家的兩個小子管桂花叫大嫂,其實吳桂花還未和李家的大小子李明東成親。吳桂花家里是地主出身,因成分不好,日子十分難過。在桂花七八歲那年,家里實在是吃不上飯,便想著把大丫頭桂花賣出去換點吃的,可來的幾家都不可心。正好李家老太太走親戚路過吳家,看著桂花生的模樣好,性格也爽朗,吳家也知道老李家為人厚道,兩家便商議了,拿半袋子黃豆將吳桂花換了回來,當童養媳養著。

這桂花在李家一呆就是十年,剛來的時候也跟著上了幾年學,認得了幾個字,等十三四歲的時候就不念了,幫著做飯洗洗涮涮收拾家里。

李老太坐在灶間的小凳子上,看著桂花手腳麻利的殺了魚去了鱗片,又往鍋里倒了一點點油,這才滿意的起身道:“燉的香些,東子可有些時候沒吃到葷腥了。”

桂花脆生生的應了一聲,將長辮子甩到身后,手腳麻利的切起土豆來。正在這時,東屋忽然傳來哎呦一聲的痛呼,李老太連拐棍都忘了拿了,三步并兩步就跑到東屋,焦急地問道:“東子他娘,是不是發動了?”

“疼了有一陣子了,我估摸著這會快生了。”屋里,王素芬強忍著痛,一邊抓著身子底下的褥子,一邊調整著呼吸。

“哎呦,這事也有忍著的,怎么不早說?”李老太過去瞧了一眼,立馬喊道:“明北,趕緊去找你三嬸來幫忙。”

李明北抓起皮帽子扣在腦袋上,裹著大衣就沖了出去。灶房里的桂花聽到動靜,麻利地燒好一壺水,將準備好的各色東西都端進屋來。

北岔區是個被大山包圍的小城,李家雖說是在城鎮,但因這里人口稀少,因此彼此住的都不算近便。好在李明北腿腳利索,沒多大功夫就跑到了他三嬸家。

李老太的三兒媳婦劉秀蘭正在煮玉米糊糊呢,忽然遠遠的聽見一串狗叫聲,她站起身,一邊將剁碎的大頭菜幫子倒進糊糊里攪拌,一邊喊他家的兒子:“光子,瞅瞅是不是你二大爺家的哥哥來了。”

李明光打開門探頭看了一眼,正好瞧見李明北推開自家大門,連忙回頭說:“媽,我北子哥來了。”

“肯定是你二大娘要生了。”劉秀蘭在衣服上抹了抹手,轉頭叫他家大小子:“明榮,過來看著鍋,我去你奶家一趟。”說著急匆匆的跟著明北走了。

李老太太的二兒媳婦王素芬已經生過四個孩子,因此如今年紀雖大些,但產道開的倒快,等老三家的劉秀蘭來的時候,王素芬這塊已經快生了。

匆匆忙忙洗了把手,劉秀蘭過來摸了摸王素芬的肚子,和李老太道:“娘,您歇歇,這里有我呢。”

李老太順勢往炕上一坐,給三兒媳婦讓出了地方,抹了把頭上的汗說:“老了就使不上勁了,當初你二嫂生北子的時候還是我接生的呢。”

劉秀蘭一邊給王素芬推肚子一邊說道:“北子都八歲了,那都是啥時候的事了。”

王素芬聽了也想笑可又怕泄了勁,連忙咬住嘴唇往下一使勁,劉秀蘭連忙叫道:“哎呦,看見腦袋了,二嫂,你再使把勁兒。”王素芬咬緊牙,一邊憋住呼吸,一邊往下用力。

難忍的痛楚讓王素芬情不自禁的發出冷哼,額頭上的汗水打濕了發絲,粘在了臉上。就在王素芬覺得自己快撐不下去的時候,一股暖流從腹中回轉,隨著血液游走,王素芬慢慢的又恢復了力氣,精神也覺得好了許多。

“哇哇哇……”一聲聲清脆的哭聲回蕩在這間泥瓦房里,劉秀蘭接住渾身發紅的嬰孩后先往她身上看了一眼,頓時裂開嘴笑了:“娘,二嫂生了個丫頭片子!”

“真的?我瞅瞅!”李老太探過身去,劉秀蘭已經手腳麻利的將孩子收拾干凈,拿準備好的小棉被一裹就遞到了李老太懷里。

李老太掀開棉被往里瞅了一眼,頓時眉開眼笑地說道:“還真是個丫頭片子,我生了四個小子,想著沒閨女的命來個孫女也成,你瞅瞅你們,又一個接一個的生兒子,我只當這輩子抱不上孫女了呢。”

“二嫂有好命,以后有閨女疼。”劉秀蘭笑了笑,手腳麻利的幫王素芬收拾干凈,洗了洗手,拿起衣裳說:“娘,那你忙著,我回去了”

“別回去了,在這吃吧。”李老太抱著孫女眼皮都沒抬:“你這會回家去估計鍋里也不剩啥了,今兒我讓桂花燉了白菜土豆,還熬了糊糊。”

王素芬躺在被窩里也跟著勸了一聲:“又不是外人還客氣啥,弟妹就在這吃吧。”

劉秀蘭早上就喝了幾口稀的,這時候肚子已經咕嚕咕嚕的叫了,她性格素來爽朗,和王素芬妯娌關系也好,因此也不矯情了,笑著說道:“讓二嫂破費了。”

“這有什么?”李老太不以為意地說:“要是往常有這樣的大事,怎么也得割點肉回來包幾個餃子解解饞。唉,都怪這兩年年景不好,這幾個月就沒怎么領到足額的糧,若不是開了荒種了點菜,只怕連肚子都吃不飽。”

“可不是。”劉秀蘭也跟著嘆了口氣:“我聽木森說,今年農村收上的糧倒是不少,可都勻到山外去了,因此咱們才領不上供應糧的。要不是聽娘的我們家也跟著種了點地,只怕現在連玉米糊糊都吃不上。”

李老太是從舊社會過來的人,打小過的就是苦日子,她對糧食有著極度渴望和不安。雖然李家一家人都有戶口,按月都能拿糧本去領供應糧,但李老太依舊覺得心里不踏實,早些年便帶著兒子孫子從山溝里找個塊平坦的地方開了荒,也種了些玉米、黃豆、白菜、土豆、地瓜等作物。物資豐富的時候,這些東西也能改善下生活,如今突然糧食供應短缺起來,李家更是因為種了這些作物,才勉強沒餓著肚子。

廚房里,桂花已經手腳麻利的做好了飯,她燉了一鍋白菜土豆、煮了一盆玉米面糊糊,還貼了一鍋玉米面餅子。

南北兩兄弟釣回來的魚加了豆腐、粉條之類的燉了一盆,油汪汪的散發著香氣。剩下一條則煮了一大碗奶白色的湯,這是給王素芬下奶喝的。

李木武下班回來,聽說媳婦生了個女孩,連忙脫下大襖就先去東屋瞧了瞧媳婦和剛生下來的小丫頭。

桂花將魚湯端了起來,扶著王素芬坐了起來,這才盛了碗魚湯遞給她。

李木武看著女兒臉上心里很是滿足,聲音也比往常多了幾分溫柔:“多喝點湯,奶水足些好讓咱家丫頭吃飽了。”

王素芬勉強笑了笑:“都多大年紀了,哪還有奶水呀?生北子那會就沒下多少,還是牽了頭羊回來把北子喂活的。明兒你上班到處去問問,看誰家養羊了,咱每日買點羊奶回來,咋也比喂糊糊強。”

李木武粗聲粗氣的嗯了一聲,說:“明天我給咱閨女去落個戶口,看能不能領出來奶粉和紅糖回來。”

王素芬低頭吃了半碗魚湯,一回頭瞅見李木武拿著粗糙的手指正在戳閨女粉嫩的小臉。閨女正睡的香甜,王素芬怕他把孩子戳醒了會哭著要奶吃,連忙趕他出去:“別在這里呆著了,趕緊吃飯吧。”

李木武笑著站起身:“這樣的大喜事,我得把存著的酒拿出來,怎么也得和咱娘喝上一盅。”

外面桌子都擺好了,烏壓壓的圍著一家子的人,李明南、李明北兩個眼睛直勾勾的盯著桌上的菜不停的咽口水。李木武從東屋出來先去拿了酒壺出來,李明東連忙接了過去,拿出兩個二兩的小酒盅,給李老太和李木武一人倒了一杯酒。

李老太先抿了一口酒,指了指那盆魚說:“東子多吃點魚,補補腦子,這眼瞅著就要考大學了。”

李明東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鏡,露出斯文的笑容:“家里許久都沒見葷腥了,哪能我一個人吃,奶您先吃。”說著先給李老太夾了一塊,又要給劉秀蘭夾。

劉秀蘭連忙端著碗避開說:“我又不讀書不識字的,可別糟蹋了東西,一會我吃一筷子里頭的粉條沾沾味就行了。”

李木武見兒子也要給自己夾魚,連忙擺了擺手道:“給我那個魚頭就酒最好,肉就留給你們幾個吃吧。”

李明東這才給自己夾了一筷子,三個弟弟見狀也連忙夾了一大筷子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李木武喝一口酒,吃一口魚頭,剛將這個魚頭啃的只剩下骨頭,就聽隔壁傳來一聲聲嬌嫩嬰兒啼哭聲,李木武頓時忍不住笑了:“我閨女醒了。”

第二章

伊冬市是座林城,紅松原始森林占據了伊冬市大部分地界,李家所在的北岔區就在紅松林的山腳下。

李老太有四個兒子,大兒子李木文抗日的時候就跟著部隊走了,許多年沒有音訊,直到解放以后才送信回來,說是打完仗以后隨著部隊到了福省,不僅還當上了領導,還在那娶妻生子安了家。三兒子李木森和李木武家隔著幾里路,同李木武一樣在糧店當工人,四兒子李木林早些年去了省城,平時很少回來。

雖然四個兒子有兩個不在身邊,但經歷過炮火的洗禮,李老太的對現在安定的生活很是滿意,只要一家子都平平安安的,兒子在不在身邊都無所謂。

兒子孫子都齊全,日子也過的去,若說如今李老太還有什么心愿的話,就是希望老李家能有一個女孩。在北岔區山腳這一代,老李家是出了名的香火旺,李老太的婆婆當年一口氣生了七個兒子。李老太嫁到李家后,也連生了六個兒子,只可惜活下來的只有四個,更加遺憾的是她一輩子也沒能生個閨女。

缺兒子家的人家盼兒子,像李家這種幾代沒見到閨女的也不由得希望家里能有一個粉嫩嫩的女孩。只可惜四個兒子無論在天南海北,生的依然都是兒子,李老太每回接到信看到又得了孫子的消息都忍不住嘆氣。

終于這回二兒媳王素芬婦爭了口氣,生了個白嫩嫩的女孩,李老太如愿的同時也不由地發起了愁來。王素芬快四十歲的人了,早些年受了不少苦,沒養回來不說,還在困難年代一連串生了四個兒子。

在生老三李明南的時候,王素芬奶水就不足,等生了老四李明北,基本上就沒怎么下奶,因此李明北是吃羊奶長大的。糙小子吃什么都無所謂,能養活就行,可軟嫩嫩的小女孩吃羊奶也不知道能不能消化的了。在這個一場腹瀉就容易導致孩童夭折的年代,李老太有些擔心,生怕養不活這個好不容易得到的孫女。

聽到東屋孩子哭了,李老太放下筷子,說道:“丫頭醒了,我去那屋瞧瞧去。”

劉秀蘭吃了半飽后就不動筷了,她見李老太起身便也跟著站了起來:“我也去看看,是不是孩子尿了?”說著扶著李老太往東屋走去。

東屋里,王素芬抱起閉著眼睛哭嚎的女兒連忙拍了拍,心里知道孩子這是餓了。雖然知道自己應該沒奶,但總不能讓孩子這么哭下去。王素芬嘆了口氣,解開衣襟,這才后知后覺的發現自己胸口居然有些發脹。

試探著將女兒往胸口湊了湊,小小的人兒閉著眼睛全憑著本能大口吸吮。起初吸的有些費勁,小小的額頭上累的居然冒了些薄汗,可過了沒多久,王素芬便聽到了孩子的吞咽聲。

李老太和劉秀蘭掀開簾子進來,王素芬正咧著嘴笑了,聽見聲音連忙抬起頭:“娘,這魚湯真好使,小妞妞吃上奶了。”

“真的?”李老太松開劉秀蘭的手,邁開三寸金蓮幾步就走到炕前頭。她低下頭挨著王素芬的肩膀,果然聽見小丫頭咕咚咕咚大口吃奶的聲音,再瞄一眼兒媳婦的胸前,鼓鼓囊囊的一瞧就能喂好孩子。

李老太頓時高興了,摸了摸孩子濃密的頭發,有些后悔地說:“要知道那條魚不燉了,應該給你留著煮湯才是。等下午再讓明南和明北到河邊轉一圈,看還能打到魚不?”想想今年沒怎么下雨,河里的水少了不說,連夏天都沒怎么見到肥碩的魚蝦,李老太又說:“沒釣著也沒事,大不了殺一只雞,一天切一塊給你煮湯,怎么也能吃個十天八天的。”

老太太是個麻利的性格,等明西兄弟三個吃完飯,就攆著他們出去網魚去。李明東是不用出門的,等到明年夏天的時候,他要參加高考了,因此家里啥事也不用他動手,只好好坐在桌前看書就是。

明西已經上初三了,言行舉止很有些明東的影子在里頭,雖然放假時候也跟著家人上山種地下河捕魚,但卻不像兩個弟弟那樣冒冒失失的,反而做什么事都很有章法。

明南和明北一個十歲一個七歲,正是上躥下跳貓狗都嫌的時候,平時放學后也不見做作業,扔下書包就往山上跑。李老太也不管他倆,反正每回上山都能扛些柴火棒子回來,也時常能撿些木耳蘑菇之類的東西,偶爾還能逮著兩只兔子給家里改善伙食。

三個小子一出去,鬧哄哄的家里立馬安靜下來了,李木武蹲在門口吃了會旱煙袋,起身叫過來李明東:“你上了這么多年學,給你妹起個好聽的名。”

李明東沉吟片刻,笑著說:“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妹妹不如就叫李明蓁好了。”

李木武面無表情地瞅了他一眼:“說人話!”

沉浸在浪漫詩詞中的李明東被一盆冷水澆回了現實,他無奈地瞅了眼李木武,直白的解釋:“就是說草啊樹啊長的旺像濃密。”

李木武這回聽明白了,他滿意地點了點頭:“這樹啊草啊啥時候也不會斷了根,這名字一聽就好養活,就叫這個名,我現在就給她上戶口去。”

說著李木武披上大棉襖帶上皮帽子就往外走,可剛出了院子,李木武就停住了腳步,他仰天思索了片刻,接著又轉身回來了,一進門就扯著嗓門問:“明東,你妹叫啥來著?是李明樹還是李明草來著?”

東屋里昏昏欲睡的嬰孩似乎聽到了親爹起的名,立馬裂開嘴哭了起來。坐在桌前翻看著俄語書的李明東聽見自己起的好端端的名字眨眼間就變了個樣,險些也跟著哭了:“不是草和樹,是叫李明蓁!算了,我還是寫下來吧,省的回頭再弄錯名字。”

李木武接過兒子遞過來的紙條,瞇著眼睛一個字一個字的念著:“李……明……蓁?這個念蓁?哎呀,這字也太難寫了,等你妹上學寫名字可咋整,她不得哭啊?”

“那也不能叫李明草啊?”李明東扯著脖子有些不服氣地說:“要不你自己起一個。”

李木武皺著眉頭想了半天,又默默地把紙條塞口袋里,扣上帽子轉身往外走:“這名字也挺好,就叫這個吧。”

東屋里側著耳朵聽外面動靜的王素芬撲哧一笑:“東子他爹就是嘴硬。”

李老太也忍不住樂了,但少不得還得為自己兒子說兩句好話:“其實老二也不笨,就是吃了沒上過學的虧,這些年他跟著東子也認識了幾個字,比以前強了不少。我聽說如今他都能寫出自己名字了,這已經很不孬了。”

婆媳兩個竊竊私語著,一直渾渾噩噩的蓁蓁這才慢慢從混沌中清醒過來,她睜開眼睛,卻總覺得眼前模模糊糊的,動了動胳膊瞪了蹬腿,一腳踹開了沒有裹緊的包被。

李老太樂呵呵的又把孫女裹上了,言語間很是自得:“瞧咱家這丫頭胳膊腿結實的,長大指定能一腳踹翻一頭豬!”

蓁蓁被李老太描繪的愿景深深地震撼了,她努力將胳膊腿放的規規矩矩的,試圖改變李老太對自己的印象。

有一下沒一下的拍著孩子,李老太說:“咱家這孩子生日好,過去說佛祖成道就是在臘月初八。”

王素芬附和道:“小時候我聽我祖母說,早先還算安穩的時候,臘月初八都得擺上貢品祭奠祖先和神靈。后來兵荒馬亂的,人都吃不飽飯,也就不興這個了。”

李老太也回憶道:“可不是,我小時候那會家里縱然很窮,但每逢這個時候也把一年積攢的豆子拿出來熬上一小甕粥,每人分上小半碗也算是難得的好飯了。”越說李婆子越坐不住,她穿上鞋下炕說:“如今雖不富裕,舊年積攢的豆子還有些,冬天拾的榛子、松子也還存了不少,干脆叫桂花熬上一鍋解解饞,這都臘月了,也該吃幾頓好的了。”

李老太說著話就出去了,王素芬一邊拍著蓁蓁一邊打起了瞌睡,很快就睡熟了。

聽到旁邊舒緩綿長的呼吸聲,蓁蓁慢慢地睜開了眼睛,努力回想著之前的事情……

蓁蓁,上輩子叫李蓁蓁,父母離異后將她留在了原先的家里,除了每年送一次生活費,其余時候很少回來看她。好在蓁蓁心胸開闊,并沒有因為家庭的破碎而變得郁郁寡歡,反而覺得從未有過的輕松。

大學畢業后,蓁蓁拿著大學打工賺的錢準備盤一家花店,正在看鋪子的時候不知被什么東西砸的腦門直接穿越了。蓁蓁瞇著眼睛仔細回憶著,砸中自己的似乎是一個從天而降的金色珠子?

蓁蓁有些發愣,啥珠子這么厲害,直接一下子給自己砸穿越了?可似乎那東西砸中自己后也沒什么不適,反而有種血濃于水的熟悉感……

蓁蓁忍不住伸出小手,輕輕的摸了摸自己的腦門,可除了細嫩的皮膚,似乎什么也沒摸到。想來想去蓁蓁也沒想明白是怎么回事,反而眼皮子越來越沉,很快就睡著了。

“奶!我們回來了!”一個嘹亮的聲音從門口響起,不知睡了多久的蓁蓁被突如其來的聲音嚇醒了,她睜開眼睛只覺得屋子里昏暗暗的,這才驚覺天已經黑了。

“喊什么喊?不知道家里添了孩子了,就不能小點聲!”李老太似乎被孫子嚇了一跳,沒好氣的懟了過去!

聽著震耳欲聾的聲音,蓁蓁一臉黑線:奶,你比我哥的聲音嗓門還大呢!

第三章

隨著李老太驚天一聲吼,李家立馬熱鬧起來,除了坐月子的王素芬,其他人都跟著出來了。李明西拎著兩只野雞,李明南和李明北一人拎著三四條魚雄赳赳氣昂昂站在門口。

李老太邁著三寸金蓮嘴里碎碎念著從西屋里出來,桂花從廚房里出來,伸手想把東西接過來。李明南舉著兩只手躲了一下:“嫂子你別動,我得讓奶先瞅瞅,你說我們釣了這么多魚,奶怎么也得給我們包頓餃子吃吧?”

按理說李家人一個月每人有四兩的肉票,李家人口又多,以往每兩三個月怎么也能吃上一回餃子。可自打去年年景不好以后,他們拿著糧本糧票都買不到足夠的糧食和副食,如今靠著白菜土豆玉米能填保肚子已經很不錯了。

李老太掀開簾子出來,看著李明西三個手里又是魚又是雞的,頓時笑的瞧不見眼睛,剛想夸孫子兩句,李明北就流著口水湊了過來:“奶,吃餃子吧!”

李老太立馬收了笑容,幾下就把雞和魚搶過來遞給桂花,看著三個孫子空著手有些發懵的樣子,李老太白了他們一眼:“沒肉!”

李明南和李明北聞言立馬捶胸頓足起來:“要知道打個傻狍子回來好了。”李老太忍不住嗆了一句:“那得看你們和狍子到底誰更傻。”

李明北撓了撓后腦勺,回頭問一直沉默不語的李明西:“二哥,奶的意思是不是說我比狍子傻?”

李明西瞅了他一眼,繞過他滿臉堆笑的摟住李老太的胳膊:“奶,那野雞是我打的。我和您說,當時我上山剛走了幾十米,這兩只野雞就不知道從哪里鉆了出來,凍得翅膀都僵了,一邊飛一邊往下掉,我都沒費勁就把這兩只野雞給逮到了。”

李老太笑瞇瞇的看著二孫子:“還是你機靈,知道上山瞅瞅。這大雪封山的能碰到野雞也不容易。”摸了把野雞身上的肉,李老太笑的更開心了:“比秋天時候還肥,這是不知道躲哪里貓冬來著,所以才沒掉膘。”

李明西連連點頭:“還是奶英明,光看一眼就能猜出門道。奶,你看我給我娘打了野雞,也算保住了咱家老母雞一條命,等咱家包餃子的時候能不能多給我兩個。”

“一個兩個都是饞鬼!”李老太看了看兩只野雞,又看了看七條河魚,一狠心跺了跺腳:“不用等包餃子,今晚就有好吃的。”說著披上厚棉襖帶著帽子就出去了。

李明北看了看兩個同樣一頭霧水的哥哥,連忙問桂花:“大嫂,奶干啥去了?”

“拿肉去了!”桂花抿著嘴笑道。

“咱家有肉?”三個小子對視了一眼,隨即爆出了陣陣歡呼聲:“太好了,能吃到肉咯!”

李老太從院子里轉了一圈,很快拿著一小塊硬邦邦豬肉回來了,臉上還帶著幾分心疼:“就藏了那么一斤豬肉,我還預備著過年包餃子呢。”

將豬肉遞給桂花,李老太吩咐說:“那豬肉就燉白菜里頭,多放些土豆,有八寶粥吃晚上就別貼餅子了。”

能吃到豬肉,李明南和李明北立馬把李老太說他倆傻的事拋在了腦后,樂的蹦了半天后又帶上帽子在屋前房后的找李老太藏起來的豬肉。

李老太冷笑一聲:“我藏了一輩子東西,你爺爺都沒找到過,就你倆小子想找我藏起來的豬肉,做夢吧!”說著指揮著李明東把魚和雞都串好,讓他把東西都掛在屋檐底下,免得被耗子叼走了。

李家一東一西兩口大鍋,都是連著屋里的火炕的。東邊鍋里的八寶粥已經煮了兩個多小時了,又軟又糯。西邊的大鐵鍋里,桂花煸炒著肥肉,很快油花的香味飄散在空氣中,引出一串串的咽口水聲。

桂花忍不住回頭看了一眼,除了李明東還算矜持的陪著李木武站在門口說話,剩下的三個小子在廚房里蹲了一排,兩眼發亮的盯著鍋里那幾點肉。桂花笑著把白菜放進鍋里,轉身把八寶粥盛了出來,涮了一下鍋,又把中午剩的魚湯給王素芬熱上。

雖然魚湯的滋味更為鮮美,但三個小子都知道輕重,那是給媽補身子用的,因此誰也沒往魚湯那瞅,反而一個個都的盯著桂花翻炒著的白菜土豆,試圖看清楚肥肉隱藏的位置,這樣等吃飯的時候才能快、狠、準的搶到更多的豬肉。

飯做好了,桂花先把魚湯和面條給王素芬送去,這才把全家吃的菜和八寶粥端到桌上,李老太先夾了一塊肉給李木武,這才輕咳一聲:“吃吧!”

瞬間,三雙筷子同時伸了出去上下翻飛,很快將表面上露的肉挑的干干凈凈。李明北伸著脖子看了看兩個哥哥的碗里:“二哥搶的最多,有三片肉呢。”

李明東看了眼桂花,伸出筷子從下面一挑,瞬間就夾了四塊肉出來,登時把三個弟弟給震住了。

“大嫂,你又偷偷給大哥藏肉!”李明北哀嚎著。

李明東夾給李老太和桂花各一塊肉,不屑的看了明北一眼,冷冷的吐出三個字:“傻狍子!”

“奶,我哥罵我!”一天兩次的被罵傻狍子,李明北忍不住和李老太告狀,李老太看了他一眼,把碗里的肥肉片子塞進嘴里,笑的格外知足。至于告狀那個傻狍子,他要是再不低頭瞅瞅,那碗里僅有的兩片豬肉怕是馬上就被偷沒了。

隔壁歡聲笑語中又時不時的夾雜著咆哮和哀嚎,蓁蓁聽的心里直樂,在前世二十余年的人生里,家庭在她的印象里除了冷冰冰的空房子就是無盡的爭吵。而現在,蓁蓁終于體會到傳說中家的溫馨。

****

天氣越發冷了,眼瞅著離過年越來越近,可街道上依舊沒傳來售賣副食的消息。李老太坐在東屋的炕上抱著蓁蓁忍不住和王素芬抱怨:“你說這兩年是怎么了?發了肉票沒肉買,發了糧票糧店里也沒有糧,我看這年要不好過了。”

王素芬忍不住嘆了口氣:“昨兒晚上木武還說不知要從哪里調糧來,也不知年前能不能運來。”

“我估摸著差不多。”李老太一聽上面有動作,立馬精神了許多:“怎么也得讓老百姓把年過了。”

摸了摸蓁蓁的小手,李老太又道:“還好蓁蓁打生下來以后,每日兩瓶奶能按時買到。鄰居你王大娘家的孫子年初的時候生的,她說這幾個月奶站的鮮奶時斷時續的,就沒正常供應過,還是咱蓁蓁生的時候好。”

王素芬聞言忍不住摸了下鼻子訕笑道:“只可惜蓁蓁不吃牛奶,打回來的都叫我喝了,怪浪費的。”

“那是你奶水好。”李老太一點也不心疼那兩瓶奶錢:“牛奶哪有娘奶養人,你就踏實喝了,把蓁蓁給我喂得又白又胖的比啥都強。”抱起蓁蓁,李老太輕輕的搖了搖她:“是不是我的大孫女!”

蓁蓁:嗝……

“哎呦,你聽聽,打嗝了。”李老太像發現了新大陸似的,發出嘎嘎的笑聲:“來,再打一個嗝給奶聽聽。”

蓁蓁緊緊的閉住了小嘴,堅定的搖了搖頭:……嗝……

李老太再一次笑了起來,蓁蓁羞愧的滿臉通紅,正琢磨是不是哭一場轉移下李老太的奇怪笑點,就聽外面一個高聲喊道:“奶,趕緊的,街道上來物資了。”

李老太聞言連忙把蓁蓁塞到王素芬懷里,邁著小腳回屋摸出腰里的鑰匙打開箱子,拿出糧本和各種票據,又拿出一個繡著花的手絹,打開里頭裝著一疊錢。

李老太腳小跑不動道,李明東兄弟四個加上桂花便是買東西的主力,明東拿著錢帶著糧本和糧票直奔糧店,李明西捏著肉票直奔肉行,南北兩兄弟則把副食票揣了一口袋,也拎著籃子都沖了出去。

李老太在家里坐立不安的等著,一會開門往外瞅瞅,一會在王素芬的屋里坐一坐,可說的話明顯的前言不搭后語,一副心不在焉的模樣。王素芬當了二十多年的家,自然知道李老太掛念著什么,連忙勸著說:“糧店有木武在呢,怎么也能買到足夠的糧食;明西跑的快,他去買肉指定能排到前頭。”

“你說的是。”李老太點了點頭,又站了起來:“我再去瞅瞅。”李老太站在門口望眼欲穿等了二個多小時,蓁蓁努力克制著睡意,默默地給她數著開門的次數,終于在李老太第五十八次打開房門的時候,李明東四兄弟扛著米袋子推著小車有說有笑的回來了。

“都買到了什么?”李老太看著車上的一大塊豬肉高興壞了。

李明東放米袋子放到墻角,一邊拍了拍身上的土一邊也咧著嘴笑著說:“每家賣給兩個月的糧食、兩個月的肉,還買到了一兩香油、一斤半糖、一斤鹽,半斤花生和二兩瓜子,還有一兩芝麻醬和一兩茶葉。”

李老太連連點頭,笑著說:“好好好,趕緊都搬廚房去,我鎖柜子里。”一邊說著一邊翻看著裝雜物的籃子,里頭還有些許花椒、大料、堿面之類的東西。至于車上的十幾斤大白菜,因為李家自己也種了不少,反而不覺得有多稀罕。

李明北將東西放好,湊過來說:“奶,我看副食店也有糕點和餅干了,您把點心票給我,再給我點錢,我去買半斤餅干唄?”

李老太想了想家里剩下的錢,堅定的搖了搖頭:“你妹還小呢,吃不了餅干和糕點,買那個做什么?”

“我可以吃呀!”李明北一臉悲憤的抗議:“我才八歲,還是個可愛的少年兒童呢,怎么一天也得有兩塊餅干啥的。”

李老太一巴掌把李明北撥到一邊去了:“想的美!長得比我都高還想吃餅干?啃你的紅薯去吧!”

有了白面和豬肉,這年就好過了,李老太樂呵呵的將白米白面都鎖在書房的柜子里,單留了玉米面、白薯干、高粱面之類的雜糧在外頭。

收拾好東西,李老太又一回頭,看著小孫子像是被霜打的茄子一樣跟在自己后面,便琢磨著給他找點事干:“你再去打兩條魚回來。”

“可拉倒吧。”李明北難得的聰明了一回:“自打我和我哥上次打到了七條魚以后,那河上每天都去不少人打洞捕魚,我瞧著這幾天誰也沒撈上魚來,估摸著我那兩回是趕巧了。”

“去一趟唄。”李老太耐心的哄著他:“就當是玩了,無論打上來啥,奶明天都給你包餃子吃,豬肉白菜的。”

李明北一聽白菜豬肉的餃子立馬就樂了:“二哥、三哥,奶說打上魚明天就給包餃子吃,豬肉白菜的!”

李明西一聽把作業本往前一推,拽起大棉襖就往出跑:“那還不趕緊走。”

李明北從鍋里裝了三個大餅子用紙包好揣在懷里,走之前還不忘回頭要保證:“咱可不帶騙人的!”

“去吧去吧,保證不騙你。”李老太樂呵呵的把傻孫子們支走了,又把肉找地方藏了起來,只留了一塊半斤左右的掛房梁底下,預備著明天包餃子使。

橫穿北岔區的永翠河凍的結結實實,厚厚的冰層足足有半米厚,上面一群半大的孩子在滑冰、打冰嘎、玩爬犁玩的不亦樂乎,似乎不知道煩惱的滋味。

若是往常李明北肯定得沖過去來上一局冰嘎,可今天他滿腦子都是餃子的事,連小伙伴喊他的聲音都沒聽到。

冬天打魚,首先得鑿一個冰洞出來,為了防止人掉下去,當地人約定俗成都在固定的一個區域打洞。因每天來打魚的人多,冰洞總也凍不上,李明西找了個長棍子重重的戳了兩下,就將冰層給捅開了。

連著打開三個冰洞,兄弟三人蹲在旁邊有下魚簍的,有放魚竿的,李明西還弄了小網在里面撈魚。

三個人分吃了李明北帶的大餅子后,便認真蹲在冰面上釣魚,時間一分一秒過去,眼瞅著太陽就要落山了,可三人連片魚鱗都沒見到。李明北沮喪的拍了下魚竿:“要不然咱明天四點就起來,我就不信撈不上一條魚。”

李明南嘆了口氣,伸手把魚簍剛上一拽,忽然覺得手里一沉,登時大笑道:“趕緊過來幫忙,魚簍里進來魚了,還挺沉的,我估摸著是個大胖頭。”

李明北扔了魚竿就撲過來幫著把魚簍拽了出來丟在冰上,只見一只四五斤沉的烏龜從魚簍里掉了出來,一動不動的不知是死是活。

李明南有些遲疑地問道:“抓了烏龜明天有沒有餃子吃啊?”

李明北不自信地點了點頭:“應該能有吧,這個燉湯應該也挺補的。”

冬眠的烏龜:……

名品導購網(www.cctv-ss.com)ICP證號: 蘇ICP備2023000612號-5 網站版權所有:無錫錫游互動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5-2023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轉載。郵箱:mpdaogou_admin@163.com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尔山市| 石城县| 温泉县| 西乡县| 巴马| 建德市| 辉县市| 宜兰县| 庆元县| 大竹县| 云霄县| 英超| 英德市| 临清市| 蓬莱市| 南投县| 常德市| 兰考县| 朝阳市| 焦作市| 岳普湖县| 宜阳县| 乡城县| 清苑县| 商河县| 布尔津县| 年辖:市辖区| 儋州市| 临夏县| 乌兰浩特市| 济南市| 玉屏| 新郑市| 花莲市| 柘城县| 新河县| 无极县| 大邑县| 屏边| 广西| 安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