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江西紡織服裝周暨江西(贛州)紡織服裝產業博覽會隆重舉行
為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一中...
收集膏體、熔化、裝模、脫模……一支斷裂的口紅在短視頻博主的手里,如此般恢復如初。
這樣一個從無序到有序的“化妝品修復”畫面,近幾年來在短視頻平臺上風生水起,播放量分分鐘便可達到10萬+,也被網友們戲稱為“解壓神器”。
短視頻平臺上修復口紅的視頻播放量十分可觀。
與此同時,短視頻中的“化妝品修復”生意開始延伸:除了視頻博主會直接接單,與化妝品修復相關的淘寶店也紛紛開設出來,售賣全套工具設施、開設化妝品修復培訓班……越來越多的人朝著這片藍海奔赴而去。
但另一邊,真實的消費者體驗卻不如短視頻般優質,紛繁不斷的吐槽讓這條新賽道備受爭議。“修好后根本沒法用”“安全質量不過關”等質疑開始出現,這門基于短視頻平臺火起來的生意,真的靠譜嗎?
“副業”入門門檻低
3年前,小余還是一名全職的化妝師。
給顧客化妝,化妝品的損耗在所難免。尤其是化妝間內人來人往,一個不小心,口紅、腮紅等就被掃落在地,碎得不成樣子,這讓小余心疼不已。“有些(化妝品)剛買來沒多久,扔掉十分可惜,不扔吧又沒法繼續用,我就會自己研究一些修復的辦法。”
2019年下半年,小余看到朋友開辦了口紅工坊的培訓班,考慮到自己家里堆著的那些“殘缺化妝品”,她立馬報名參加。“開培訓班的是一個從事化妝品原料方面的朋友,他會教一些基本的制作原理,對修復也是有幫助的。”對于具體的課程內容,小余的記憶如今已經有些模糊了,但她很清楚的是,這次培訓,為她開啟了一扇門。
據小余回憶,為了鞏固培訓所學,她先是搜羅了身邊同為化妝師朋友的破碎化妝品練手。“自己再練一練,基本就能算作入門了。”就在這時,某社交平臺上一則“化妝品修復”帖引起了小余的注意,“原來這個還能發展成副業啊。”
接下來的一個月,小余一邊練手,一邊逐漸購入研磨機、加熱爐、消毒機、清洗機、模具等專業的修復工具,形成了一個初具規模的“小工作室”。同期,修復店也在淘寶上正式開張,小余將化妝品“修復”變成了一門生意,每件價格在20至30元左右。“那時候,這個行業剛剛興起,我算是入行早的,吃到了紅利。”
2020年疫情發生后,小余干脆全身心地投入到了這份“副業”中。“淘寶店一天盈利能達到400元左右,很可觀了,有時候我都忙不過來。”不過,隨著時間推移,小余驚訝地發現,想要分蛋糕的人越來越多了。
“配置低的修復機器成本并不高,對于一些創業的年輕人來講比較友好,加上容易上手,很多人都進入到這個賽道了。”這種變化更加直觀地體現在成交量上,光是小余自己的淘寶店鋪,成交量就斷崖式下降,有時候一天連一單都接不到。
競爭激烈,“潛規則”盛行
每月接單20余單,這是小余“修復”生意的現狀。在外人看來,這個接單量似乎有些慘淡,小余卻并不這么認為,“作為副業,我覺得現在這個狀態很好了。”
其實,這兩年來,為了恢復最初的“輝煌狀態”,小余不止一次自救過。
追溯“化妝品修復”的火爆,離不開短視頻平臺的加成。至今,抖音上,視頻合輯“沉浸式彩妝修復改造”總播放量仍舊高達8577萬次。“邊拍視頻邊接單,看上去是一本萬利的事情。”抱著一絲期待,小余也曾試圖通過拍攝短視頻來吸引更多的客流,但效果并不可觀。
“我們接到的修復單往往都是大牌化妝品,價格比較高,消費者舍不得扔,才會交給我們修復。一旦拍成視頻發在平臺上就會被投訴侵權。”小余清晰地記得,自己曾經拍攝了某品牌的口紅修復視頻,沒多久視頻便被舉報下架了,她從同行那里打聽得知,類似的視頻或許存在侵犯知識產權的風險。盡管風險大,但“越是品牌化妝品的修復,越能吸引人”。后來,她也嘗試遮掉商標,但拍攝、剪輯時間也因此而被延長,這讓小余覺得有些“得不償失”。
另一方面,消費者的質疑也讓小余十分無奈。她曾接過一個修復腮紅的單子,消費者寄來時腮紅粉末撒得到處都是,她收集起所有的碎粉末重新壓盤,寄回后卻被質疑“偷工減料”。“當時我壓完僅剩原盒的一半,運輸過程中肯定會有一定的損耗,但對方一口咬定是我‘偷’了。”小余對此有些摸不著頭腦,“我偷這點腮紅粉末干嗎呢?”
吃過一次癟后,小余才摸清這一行的“潛規則”,“有些商家為了避免‘偷工減料’的投訴,會在類似的化妝品中加一些滑石粉之類的東西,讓總量看上去不會太少。”小余坦言,如果確實遇到一些特殊情況需要添加輔料,她會提前告知顧客,“畢竟生意講究的還是口碑。”
行業問題不可忽視
化妝品修復行業的蓬勃發展,也讓從事化妝品生產行業的譚先生看到了一些問題。
從小處講,能夠被修復的化妝品有限,往往以口紅和粉餅類為主,這一類化妝品的修復主要是恢復其造型。從恢復手法的角度來看,博主的手工修復方式難以達到工廠的工藝要求,沒有均勻適宜的壓力和保壓時間,這將影響粉塊抗跌落性能以及消費者使用時的“取粉量”。“看上去完整了,實際根本沒辦法用,有其表無其里。”觀看過所謂的修復視頻后,譚先生忍不住出言提醒。
“往大了講,這可能涉及違法行為。”譚先生認為,個別博主在修復時實際上往化妝品內添加了其他原料,這相當于更改了產品配方,屬于化妝品開發和生產行為。根據相關規定,從事化妝品生產活動,應當向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提出申請,提交其符合規定條件的證明資料,備案后方可進行生產。否則,未經許可從事化妝品生產活動將會受到嚴厲懲處。
更致命的是,化妝品修復這行普遍采用“家庭作坊”式的修復方法,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據譚先生介紹,正規的化妝品從研發到生產,要經歷配方開發、安全性評估、妝效和功效測評、穩定性兼容性實驗、防腐挑戰測試等一系列過程,并且生產中各種原料的精準稱量和調配、生產環境和設施及包裝容器的清潔和消毒、相關的檢驗檢測等都有嚴格的要求,可這些,在現如今進行化妝品修復的個人或團隊里很難實現。“畢竟是要上臉、上嘴的東西,擅自引入新的成分或清潔消毒不徹底的修復工具造成的細菌含量超標,可能會引起消費者的不良反應。”
當然,有一點不可否認,年輕人的化妝品購買量大、存量大,為化妝品修復提供了發展的豐厚土壤,化妝品修復市場依然有很大的上升空間。尤其是當下,這種“性價比”比較高的修復方式,滿足了年輕人物質和精神的雙重需求,仍舊備受青睞。但是,化妝品修復行業要想獲得長足的發展,目前存在的這些問題必須得到正視,“相關部門應盡早予以重視,謹防修復被濫用,助推假冒偽劣和山寨產品從而影響行業的發展。”譚先生說。
欄目主編:毛錦偉
來源:作者:栗思 沈思怡
為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一中...
Burberry是一個具有濃厚英倫風的著...
高奢月子中心圣貝拉(SAINT BELL...
近年來,國際政治經濟環境復雜多變,不確定...
如果有這樣一...
近日上海智美顏和以60后--90后的不同...
名品導購網(www.cctv-ss.com)ICP證號: 蘇ICP備2023000612號-5 網站版權所有:無錫錫游互動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5-2023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轉載。郵箱:mpdaogou_admi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