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江西紡織服裝周暨江西(贛州)紡織服裝產業博覽會隆重舉行
為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一中...
近日,印度網友在社交平臺發文,要求英國人歸還搶奪自印度的著名寶石——光明之山!
但是英國人對此不置可否,因為這顆重達105.6克拉(21.6克)的鉆石就鑲嵌在英國王太后的王冠上!
光明之山,也叫光之山,可能是全世界最古老的一顆天然鉆石。
有人根據美索不達米亞的梵文文本,認為這顆鉆石在公元前四千年左右就出現了。但是這一說法并沒有確切的證據。
而傳統的觀點認為,這顆鉆石最有可能是在公元1100-1300年間,在印度次大陸著名的鉆石礦山——德干的戈爾康達(Golconda)礦山中被發現的。
傳說這顆鉆石的原石有800克拉重,后來被印度南部的王朝卡卡提亞王朝所擁有,這個卡卡提亞王朝在印度歷史上也是一個神奇的存在。
圖注:卡卡提亞王朝統治區域
我們通常認知的印度基本上都是由婆羅門或者剎帝利這一種姓來統治,但是當時的卡卡提亞王朝卻專門標榜自己是低賤的首陀羅出身。
王室不問出身,只問軍功的做法讓許多首陀羅階層所感動,他們在一些銘文中直接宣稱首陀羅種姓是印度教四大種姓中“最高貴、最純潔和最勇敢的”。還大量出現“個人成就重要性高于家庭背景”的銘文。
當時一些頌詩中甚至提到卡卡提亞王朝的國王任命了“七十七個出身卑微的首陀羅”去管理地方。
而這顆寶石當時正鑲嵌在卡卡提亞王朝建造的神像上,是神像的一只眼睛。
圖注:德里蘇丹國擊敗卡卡提亞王朝
到了公元1323年,卡卡提亞王朝在戰爭中被來自北方的德里蘇丹國圖格魯克王朝所擊敗,德里蘇丹國摧毀了普拉塔帕城的卡卡提亞宗廟,大肆劫掠,這顆鉆石也因此成為德里蘇丹國的戰利品。
時光飛逝,這顆鉆石在德里呆了200余年后,再一次換了主人。
這次他的主人是莫臥兒帝國的開國君主巴布爾,巴布爾是帖木兒的后裔,在帖木兒帝國崩潰后,巴布爾率軍入侵南亞次大陸,擊敗了德里蘇丹國并建立莫臥兒帝國。
巴布爾在擊敗印度土著王朝后,還曾得意地記述了征服德里和阿格拉后,其中的戰利品就有一顆極大的鉆石。
圖注:沙賈汗為愛妃芭奴建造了舉世聞名的泰姬陵
在傳承了幾代之后,莫臥兒帝國迎來了沙賈汗(泰姬陵建造者)的統治,這也是莫臥兒帝國的極盛時期。沙賈汗決心要用黃金和珍寶重新打造一款最豪華的御座——孔雀王座。
孔雀王座由莫臥兒帝國最著名的藝術大師巴德奧斯設計,長約1.8米,寬1.2米,高約0.65米,這座寶座整體用黃金制成,據說制作寶座用去了1噸多黃金。
在黃金制造的王座上,鑲嵌著來自印度寶庫中的各種寶石。
有資料顯示,王座鑲嵌了108粒紅寶石,最小的重量都超過100克拉,大的甚至超過200克拉;還鑲有116粒祖母綠,每粒重達30至60克拉;王座上還懸掛著成串的圓形珍珠,每粒重達6至10克拉。
圖注:孔雀王座
孔雀王座上面有12根柱子支撐的天蓬,天蓬上有黃金制作的孔雀模型,孔雀上鑲了巨大的紅寶石和藍寶石,其中一只孔雀的眼睛是用重90克拉的“阿克巴沙阿”鉆石做的,還掛了一粒重達50克拉的梨形珍珠??兹傅乃闹茳c綴著用黃金和寶石制作的一束束花朵。
王座上最亮眼的就是191克拉的淡藍色鉆石“光明之山”(Koh-i-noor,原重800克拉)和182克拉的粉色鉆石“光明之?!保―arya-ye Noor,原重787克拉)。
歐洲旅行家在看到孔雀王座后將之寫到著作中,在歐洲引發極大的反響,“孔雀王座”直接成為“神秘東方國度的巨大財富”的象征。
但是莫臥兒帝國的統治也很快走向衰落。
1739年,建立了波斯阿夫沙爾王朝的開國皇帝納迪爾沙阿率軍攻入德里。
納迪爾沙阿被稱為“波斯的拿破侖”、“波斯之劍”,是波斯歷史上非常著名的皇帝。
他在1730年把阿富汗人全部逐出波斯;1730到1736年又打敗入侵波斯的奧斯曼軍隊;
納迪爾沙阿之所以這么能打,是因為他模仿歐式軍制,編練新式戰法,還引入歐洲的先進火器。
有了這種跨時代的新戰法,他成功以5萬人的兵力擊潰了30萬人的印度敵軍,1739年3月22日,納迪爾沙阿的軍隊進入了德里并開始了大規模地燒殺搶掠。
圖注:攻入德里的納迪爾沙阿
莫臥兒帝國積累幾百年的財富被洗劫一空,莫臥兒皇帝的孔雀王座連通王座上和“光明之山”、“光明之海”、“沙阿”等鉆石財寶也再次換了主人。
而“光明之山”的名字也正是來自于納迪爾沙阿。
據說納迪爾沙阿看到孔雀王座上的大鉆石時,用波斯語贊嘆:”果然是光的山峰?。 ?/span>于是Kohinoor這個名字就流傳了下來,在波斯和烏都爾語里這個單詞就是光明之山的意思。
圖注:光明之山鉆石
納迪爾沙阿雖然戰無不勝,但是在他的統治之下,波斯連年戰爭,百姓生活困苦不已。而且后期的納迪爾沙阿極度殘暴,常常大開殺戒,甚至刺瞎了親生兒子的雙眼。
在1747年夏天,納迪爾沙阿被近臣謀殺于大帳之內。
納迪爾沙阿死后,阿夫沙爾王朝也迅速分崩離析,他從印度搶來的財寶也被瓜分殆盡,著名的孔雀王座因為太重,而且許多人都想要,最后竟然被砸碎,鑲嵌其上的寶石也被哄搶一空。
光明之山被納迪爾沙阿的一個孫子得到,后來被迫獻給了阿富汗斯坦的國父,普什圖族王朝杜蘭尼王朝的創建者杜蘭尼。
圖注:伊朗國王巴列維第三任王后法拉赫,注意看她王冠中央的鉆石。
“光明之?!毕侣洳幻?。
后來有人說1958年,伊朗國王巴列維結婚時,王后王冠的正中央的那顆,重60克拉的粉鉆“光明之眼”就是光明之海重新切割打磨而成。
阿富汗斯坦的國父杜蘭尼在得到“光明之山”后,統一了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地區,隨后又四次入侵印度,雖然屢戰屢勝,但是面對正面不敵就打起游擊戰,決不投降的錫克族人,杜蘭尼也是十分頭疼。
杜蘭尼死后,由于未指定繼承人,他的25個兒子為了爭奪王位打得頭破血流,其中一個孫子為了避難,就帶著光明之山回到了印度。
為了求得庇護,他把光明之山獻給印度錫克帝國的君主蘭吉特辛格。
在外流浪了74年,先后“詛咒”了伊朗、阿富汗兩個王朝后,光明之山再次回歸印度。
但是錫克人也很快迎來了厄運。
吉特辛格死后,錫克人連續兩任君主不是被廢就是被刺殺,等吉特辛格10歲的孩子繼任后,又迎來了滿世界搶占殖民地的英國人。
1849年,船堅炮利的英國人擊敗錫克人,簽署了《拉合爾最終條約》(Last Treaty of Lahore),正式吞并旁遮普地區。
英國人也順理成章地拿到了光明之山,英國人直接在條約中寫道:“名為Kohinoo的鉆石系大君吉特辛格從大君蘇加沙處搶奪而來,應由拉合爾的大君交給英國女王?!?/span>
1850年7月3日,在東印度公司成立250周年的紀念日,“光明之山”正式獻給維多利亞女王。
當時這枚鉆石重達 186 舊制克拉,底部扁平,鑲嵌在一個臂環上。
英國人認為這顆鉆石切工不良,沒有展現出最具價值的一面。于是在1852年,英國維多利亞女王重新把這顆鉆石切割打磨。
最后去掉一部分鉆石,將其改良成為重105.60 克拉的橢圓形鉆石,鑲嵌在英國王冠上。
從此之后,“光明之山”就成了日不落帝國王冠的一部分。
如今,隨著伊麗莎白二世的去世,印度網友再次呼吁英國人歸還“光明之山”。
雖然印度教經文中說:“誰擁有它,誰就擁有整個世界,誰擁有它,誰就得承受它所帶來的災難。唯有神或一位女人擁有它,才不會承受任何懲罰?!?/span>
從這顆鉆石的經歷來看,它的確伴隨著殺戮、爭奪、厄運……有著詛咒的惡名,但是這真的要怪鉆石嗎?其實都是人性的貪婪在作怪。
要說英國歸還搶奪的文物,那么英國要歸還的不僅僅是這顆光明之山,還有數以萬計的中國瑰寶,您說呢?
為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一中...
Burberry是一個具有濃厚英倫風的著...
高奢月子中心圣貝拉(SAINT BELL...
近年來,國際政治經濟環境復雜多變,不確定...
如果有這樣一...
近日上海智美顏和以60后--90后的不同...
名品導購網(www.cctv-ss.com)ICP證號: 蘇ICP備2023000612號-5 網站版權所有:無錫錫游互動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5-2023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轉載。郵箱:mpdaogou_admi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