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江西紡織服裝周暨江西(贛州)紡織服裝產業博覽會隆重舉行
為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一中...
現代女性的化妝品從口紅、眉筆、睫毛膏到防曬霜、遮瑕膏,品類概括不下十種,古代女性的化妝品有花鈿、口紅、傅粉、額黃、眉筆、妝粉、胭脂,滿打滿算不過七種,比起現代化妝品少太多了,但你可別小看了這七種化妝品,他們的歷史來源之久,制作成分也是頗有講究。
一:古代女性化妝品–花鈿
古代物質貧乏,女性化妝品雖然不多,但個個都大有來頭
花鈿又被稱作為貼花、面花、花子,是古代女性貼在臉部和眉心的一種小裝飾,屬于古代女性化妝品一類。
宋高承《事務紀厚》中有記載花鈿的來源,由南朝宋武帝之女壽陽公主妝作而來,當時壽陽公主在眉間貼了五片花鈿,狀似梅花,所以這種妝容又被叫做梅花妝或壽陽妝,直至唐宋,梅花妝依舊流行。
花鈿的制作材料十分豐富,有的用紙、茶油花餅和魚鱗做成,有的用金箔剪裁而成,甚至還有用蜻蜓翅膀做成。用蜻蜓翅膀做花鈿,主要發生在后唐,婦人捕網抓獲蜻蜓后,折下翅膀,在上面描繪自己喜歡的顏色,以此來做成花鈿;花鈿的形狀除了前文提到的梅花形狀外,還有鳥、鴨、魚等,很是巧妙新穎,顏色也多,除紅、綠、黃外,還有紫、藍、黑,例如我們所熟知的“對鏡貼花黃”這首詩中,花木蘭所用的花鈿就是黃色。
二:古代女性化妝品–口紅
古代物質貧乏,女性化妝品雖然不多,但個個都大有來頭
在古代,口紅也被叫做唇脂、口脂。古代口紅多為朱紅色,涂抹在唇上,能夠增加嘴唇的鮮艷度,給人年輕、活力又健康的印象,因此頗受古代女性的喜愛。
古代口紅涂抹方式的很多,如朱唇一點、檀色點唇等。
中國慣以小嘴為美,唐朝元和年間更甚,由于當時受到了吐蕃服飾化妝的影響,先后出現啼妝、淚妝,從名字就能看出,就是把妝化得像哭一樣,在當時也被叫做“時世妝”。時世妝面上不施粉黛,嘴唇涂得又紅又小,畫八字眉,遠看整張臉黑白分明,近看像哭泣一般,沒有什么美感,給人極其怪異的感覺,因此在當時只流行了一段時間。
檀色點唇流行于唐宋年間,在當時,檀色為淺絳色,這種顏色直到現在還流行。
三:古代女性化妝品–傅粉
古代物質貧乏,女性化妝品雖然不多,但個個都大有來頭
傅粉是古代最普遍的一種化妝方式,即在臉上搽粉,舉個典型的例子,根據史書記載,唐明皇每年賞賜給楊貴妃的傅粉費,就高達百萬兩黃金,可見古代女性對傅粉的重視程度。
古人對傅粉的見解也頗為獨到,鮮明地道出了化妝和審美的關系,清朝李漁便是這樣形容女性傅粉,女人都跟風使用,但美人用得偏多,而且是越用越美,膚白貌美用了更添美色,但如果皮膚黑用了,那就顯得有些奇怪了。
有關傅粉,古人還將其與個人道德修養聯系在了一起,指出化妝應與修身養性結合起來,即外表打扮得美,心靈也應要美,個人品德更要好。
四:古代女性化妝品–額黃
古代物質貧乏,女性化妝品雖然不多,但個個都大有來頭
指在額間涂上黃色,也叫鴉黃,這種化妝方式源于南北朝,流行唐朝,現在已經很少在使用了。
有相關文獻記載,這種妝飾的出現和佛教的流行有一定的關系。南北朝時期,佛教在我國達到鼎盛,古代女性從金佛像中受到啟發,將額頭涂成黃色,漸漸地成了一種習俗。
我們都知道唐朝著名的詩人很多,在額黃流行唐朝期間,溫庭鈞、李商隱等詩人就曾在詩詞中描寫過有關額黃的詩句,甚至還有專門講述額黃的神話故事。
五:古代女性化妝品–眉筆
古代物質貧乏,女性化妝品雖然不多,但個個都大有來頭
畫眉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都是最流行最常見的一種化妝方式,在還沒有畫眉材料出來之前,古代女性多是將柳枝燒焦后涂抹在眉毛上。畫眉源于戰國時期,那時畫眉只有黑色,因此又被叫做“黛黑”。
到了漢朝,畫眉在女性中更加普遍,方式也更多,是越畫越好看;有人將眉毛畫成長長彎彎的青色,像遠山一樣秀麗,我們常說的眉如遠山就是從這兒來的。于是后來就流行用翠綠色畫眉,在宮內是最為流行,黑色畫眉少了,以至于楊貴妃用黑色畫眉反而成了一件新鮮事,爭的后宮妃嬪紛紛效仿。
盛唐時期的女性,流行把眉毛畫得又闊又短,形狀就類似如今的桂葉或者蛾翅,這種闊眉很容易畫得呆板,為了不顯呆板,古代女性會對已畫好的闊眉進行“暈眉”,即在畫眉時將眉毛邊緣的顏色往外暈散;另外還有一種細眉,就是將眉毛畫得很細,效果就似這句詩“芙蓉如面柳如眉”,張柏芝年輕時就是這種眉。
唐時眉毛的化妝形狀多種多樣,比較出名的就有十種眉,如鴛鴦、小山、分梢、涵煙、三峰、垂珠、五、月、拂煙、倒暈。
畫眉所用的材料,隨著朝代的更迭各不相同,最早的畫眉材料是一種黑色礦物,叫黛,也被稱之為石黛,盛行于戰國時期,描眉前,先將石黛研磨成粉,再加水調和,方法有點類似于古代的研墨。
除了石黛,古代還有銅黛、螺子黛和青雀頭黛。銅黛是一種銅銹狀的化學物質,青雀頭黛是一種深灰色的畫眉材料,出現在南北朝,由西域引進,螺子黛產于波斯,源于隋唐,這是一種經過加工制造的畫眉工具,形狀規則,與墨錠極為相似,所以又被叫做石墨、畫眉墨,使用時無須研磨,只需沾水。
宋朝時期的女性已很少使用石黛,主要用螺子黛畫眉,元代至明清,宮中女性所用的畫眉黛,全部來自京西門頭區齋堂特產的眉石,直到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初期,畫眉材料是一種經過化學調劑的黑色油脂,便于使用和攜帶,一直沿襲至今日。
六:古代女性化妝品–妝粉
古代物質貧乏,女性化妝品雖然不多,但個個都大有來頭
妝粉的使用至少從戰國就開始了,最古老的妝粉有兩類,一類是白鉛化成糊狀的面脂,因為有鉛的成分,又叫“鉛粉”“鉛華”,另外也叫“胡粉”。鉛粉的制作過程復雜,雖然它叫鉛粉,但其中包含了錫、鋁、鋅等化學元素。最初的鉛粉沒有經過脫水處理,所以呈糊狀,漢朝之后,用來妝面的鉛粉大多經過吸水,制成粉末或固體的形狀,質地細膩,色澤潤白,容易保存,深受古代女性的喜愛,慢慢便取代了米粉的位置。
另一類則是用米粉研碎制作而成的米粉,米粉是最原始的制粉方式,將米汁盛于器具中沉淀,得到潔白的粉塊,放在陽光下暴曬,曬干后的粉末細膩,可用來涂抹面部。
另外還有一種香粉,主要的原材料為栗米,最后再加上各種香料制成了香粉,栗米含有一定的粘性,所以用它敷面不容易脫落,加上味道香,在當時頗受女性的喜愛。
三類妝粉都是用來敷面,以保持皮膚光亮潔凈。
除了以上三類妝粉外,還有紫粉、迎珠粉、玉女桃花粉、玉簪粉、珠粉、石粉、官粉、銀粉、桂粉,形狀有圓形、四邊形、方形、葵瓣形、八角形等等。
七:古代女性化妝品-胭脂
古代物質貧乏,女性化妝品雖然不多,但個個都大有來頭
胭脂,又叫焉支、煙支、燕脂、燕支、鮮支、閼氏等等,是古代女性常用的化妝品之一。胭脂最開始是一種紅色的顏料,據傳是由張騫出使西域傳入中原的。南北朝時期,古人在制作胭脂時加入了豬胰、牛髓等物品,令制作而成的胭脂變成了一種脂膏。
胭脂的原材料是一種叫紅藍的花朵,紅藍花瓣有紅、黃兩種顏色,花朵摘下后被反復捶打,去除黃汁后就成了鮮艷的胭脂紅。除了紅藍外,胭脂的原材料還有石榴、山花、重絳、蘇方木等。
從文獻記載來看,古代女性化妝,但用胭脂的比較少,往往會配合脂粉一起用,具體的用法有三種:
.種:妝前將胭脂和鉛粉調和成檀紅,即粉紅色,然后直接涂抹在臉頰,因顏色統一,顏色均勻,涂抹面部后給人文靜、莊重的感覺,因此多用于成年女性。
第二種:先白粉、后胭脂。額頭、鼻子、下顎露出白粉的本色,胭脂涂抹在兩腮,這種方式畫出來的妝容,雙頰呈現紅色,因此被叫做桃花妝。
第三種:先在臉上均勻地涂抹上一層胭脂,然后用白粉輕蓋,用色程度濃艷,被稱為“酒暈妝”,用色程度稍淺,叫“飛霞妝”。
花鈿、口脂、石黛、鉛粉、胭脂…由此可見,古代女性對美的追求一點也不比現代女性少,在跟風效仿妝容這件事上,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我是老表,喜歡歷史的點個關注,咱們下期再見~
為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一中...
Burberry是一個具有濃厚英倫風的著...
高奢月子中心圣貝拉(SAINT BELL...
近年來,國際政治經濟環境復雜多變,不確定...
如果有這樣一...
近日上海智美顏和以60后--90后的不同...
名品導購網(www.cctv-ss.com)ICP證號: 蘇ICP備2023000612號-5 網站版權所有:無錫錫游互動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5-2023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轉載。郵箱:mpdaogou_admi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