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江西紡織服裝周暨江西(贛州)紡織服裝產業博覽會隆重舉行
為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一中...
“北有中關村,南有華強北。”中國兩個最有代表性的電子市場商業街實現轉型。隨著電子行業的利潤下滑,有著“中國電子街”稱號的華強北也遭遇寒冬。作為華強北較大的電子通信產品大賣場之一,2017年3月,明通數碼城開始向美妝產業進軍,如今成了華強北轉型的風向標,帶動華強北一眾數碼商城紛紛轉向美妝市場。
日前,明通化妝品市場的管理方,深圳明通商業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林旭接受了21世紀經濟報道專訪,解析明通數碼城當初為何要轉型美妝行業,又是準備如何在美妝市場分一杯羹。
《21世紀》:明通數碼城曾經在市場輝煌過,為何這個配件專業市場沒法堅持下去?
林旭:任何行業都會遇到瓶頸,只是我們都沒有想過這個行業,往下走越是寒冬越困難。專業的手機配件市場走不下去的原因是,此前手機電池、手機殼之類都可以換,而現在全部都是內置,這導致了這個行業從一百種品類變成一種。另一方面,現在一個藍牙覆蓋所有手機,大家也沒有必要再去買不同的數據線。
《21世紀》:那行業遭遇危機前后,你們做過哪些轉型探索?
林旭:華強北手機行業在2010年-2011年開始滑坡,包括電子市場開始下滑,當時我們也在思考深圳還缺什么市場,想要轉去做深圳缺乏的專業市場。那時曾考慮過情趣市場,但是想到情趣市場可能與中國傳統的文化背景有所沖突,所以我們只能繼續尋找新方向,比如智能穿戴。2016年開始引入微商,當時的微商做的品類比較多,有化妝品,有飾品,有家居用品等。
可很多行業都是曇花一現,做不長久。一到年底,有很多商家紛紛撤場。
《21世紀》:轉型化妝品市場,跟明通此前的業態很不一樣,為何有這么大的轉變?
林旭:我們要看到華強北這個地方有它的歷史和優勢。華強北本身作為全國知名的電子一條街,也是世界來中國采購元器件一個窗口,所以我們華強北對于市場的靈敏性很高。我們經常會去走訪周邊,包括全國各地不同業態的市場。
發現化妝品行業,在整個市場遭遇寒冬的時候,卻有10家做跨境電商的化妝品商鋪都活得好好的。這證明他們有生存之道,也證明了他們有生機。所以我們從這一點出發開始做市場調研。今天我們在做的化妝品,雖然是與我們此前不相關的業態,但我們也充分了解過行業信息,包括他們企業發展的歷程。
《21世紀》:相比于電子市場,你覺得化妝品的窗口期有多長?化妝品是否會像電子產品一樣遭遇同樣的困境?
林旭:我覺得化妝品周期可能比手機配件要長,它們的產品品類很多。當前消費者需求在不斷提升,從10歲到80歲每個年段可以用各自年段不同的化妝品,化妝品每年都在演變。除非今后科技大進步,在臉上打一針,一年什么都不用做,該有的都有了,那可能就會沖擊到化妝品。若非如此,我覺得這個行業生命期還挺長的。
《21世紀》:巨頭云集化妝品行業,明通如何走出差異化道路突圍市場?電子市場的經驗有沒有幫助明通立足化妝品市場?
林旭:市場的管理包括市場的特性是互通的,不管是電子也好,手機也好,化妝品也好,茶葉市場也好,只是說領域不同。管理模式以及推廣經營,雖然不同,但其實又是相同。電子產品是做更新換代做時尚,化妝品也是做時尚。
《21世紀》:美妝行業的免稅市場和有稅市場都具有一個非常完整的供銷體系。明通市場里的免稅化妝品其實賺的是一個價差,如今國家不斷在減少關稅,那么在價差空間越來越小的情況下,你們市場還有多少生命力可以存活?
林旭:做直郵的商鋪有他們的優勢,因為有消費者專門要找跨境,不喜歡買中文標簽的,所以跨境這部分有它自己的客源。除了跨境以外,我們市場還有一種業態主要做一般貿易貨,有很多香港進出口商來這里設點。此外,我們現在還為韓國日本廠家提供試點做展示和廣告。比如貝寧格林,包括雪花秀等等。他們廠家不在中國,已經有自己的分銷體系,只是展示而不進行銷售。
《21世紀》:展示廳大概占了多大比重?
林旭:大概10%,化妝品市場品牌非常多,韓國最起碼好幾萬家品牌,其中有相當一部分商家國內消費者并不知道。我們提供的展示廳就像一個活廣告,而且性價比很高。他們可以直接對接國內的銷售渠道。
《21世紀》:明通相當多的貨源來自海外免稅市場,你們的規模也越來越大,是否對國內其他免稅店業務造成沖擊?
林旭:應該不會造成沖擊,每個渠道都有每個渠道的人群,比如說免稅店,它有免稅店的人群。我們這邊的商鋪也有很多自己的客群,各自定位不同。作為市場,我們不干涉商鋪的經營和業態,只是收取租金。
而且,我們只能保證市場里的東西全都是正品。所有的化妝品假一罰十,嚴重的會被清理出市場,這是我給消費者的承諾。
以前廣州也有化妝品市場,但是他們作假做貼牌,把口碑做差了。我們看到他們的弊端,就決定堅持在我們這里維護市場,造假的商家店鋪會進到市場黑名單。只有這樣才能讓消費者放心消費,這個市場才有長足生命力。
《21世紀》:你們轉型美妝市場成功后,各地來考察你們的模式也很多,比如山東、大連那邊離日韓很近,也有成立類似免稅批發市場的機會,另外華強北也有越來越多的美妝城,你擔心競爭問題嗎?如何從競爭中突圍?
林旭:沿海地區的競爭力還是很強的。但我從來不去考慮競爭對手,因為這些都不是我可控的。我們專業市場從來不要去考慮別人的市場怎么樣,我們只要學別人好的東西,你不要去懷疑別人,也不要去質疑別人,也不要去考慮別人能不能對你帶來一個什么樣的影響。每個區域市場的情況不一樣,沒有可比性。
我們現在慢慢的也想引進國內的一線品牌,因為中國的化妝品行業周期太短,很多原料是我國供給國外去做的,自己沒有自主品牌,沒有大的民族品牌。下一步我們想引進一些國內做得好的品牌,讓他們在這里設門店,引入化妝品產業鏈。
我們以后會慢慢多元化,我不去做,遲早別人也去做。我要先站好這個位置。
免稅店們,你們的競爭對手正在深圳崛起
責編 李劍華 實習生 李各力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為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一中...
Burberry是一個具有濃厚英倫風的著...
高奢月子中心圣貝拉(SAINT BELL...
近年來,國際政治經濟環境復雜多變,不確定...
如果有這樣一...
近日上海智美顏和以60后--90后的不同...
名品導購網(www.cctv-ss.com)ICP證號: 蘇ICP備2023000612號-5 網站版權所有:無錫錫游互動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5-2023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轉載。郵箱:mpdaogou_admi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