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江西紡織服裝周暨江西(贛州)紡織服裝產業博覽會隆重舉行
為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一中...
4月18日,金寨縣花石鄉茶產業扶貧車間工人們正在加工春茶。近年來,花石鄉以特色產業為依托,大力實施產業扶貧,帶動貧困戶發展休閑民宿、農家樂等鄉村旅游,助農增收。本報記者 李博 攝
“宅基地有了證,我們更安心”
“拿到房證,住得舒心,我也能安心工作。 ”4月17日下午,旌德縣俞村鎮村民華根友告訴記者,前不久,在廣州創業的他專程趕回老家,在縣不動產登記中心拿到了期盼已久的宅基地使用權人證,成為該縣首批取得農村宅基地“三權分置”不動產權登記證的村民。
今年53歲的華根友,原居住在俞村鎮楊墅村偏僻山區,生活生產十分不便,特別是留守的老母親,下山的意愿十分強烈。幾年前,他以15萬元的價格買下了位于村鎮便利地段的閑置舊宅。這是一幢占地160平方米、建筑面積145平方米的二層小樓,但房屋過戶問題一直沒有得到解決。 “心里總是放心不下,畢竟沒有相關的產權證書。”華根友說。
不久,一條好消息讓華根友看到了希望。今年2月27日,該縣興隆鎮村民王五四,拿到了該縣也是安徽省本農村宅基地“三權分置”不動產權登記證。王五四從隔壁的大禮村村民方圣蓮手中買下了兩層半房屋一棟,縣里為這塊宅基地頒發了三本證,王五四手持宅基地使用權人證,方圣蓮手持宅基地資格權人證,大禮村村委會持有宅基地所有權人證,農村宅基地“三權分置”一目了然。
華根友的情況與王五四相似,于是,華根友遞交了辦證申請后,很快就辦好了手續。 “宅基地有了證,我們更安心。 ”華根友感激地說。
農村宅基地“三權分置”改革是旌德縣探索農村改革的一個縮影。旌德縣委常委、宣傳部長王斌告訴記者,作為全國批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縣,近年來先后開展了農村集體資產確權到戶和股份合作制改革、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三變”改革等系列農村改革。隨著農地、林地、農村集體資產改革的有序推進,宅基地已經成為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亟待突破的一個重要環節。據旌德縣國土資源局局長江烈馬介紹,因外出務工人員較多,農村存在大量閑置宅基地和閑置農房,廣大農民渴望通過改革盤活閑置宅基地和閑置農房等資產,有效增加財產性收入的心情十分迫切。
“‘背包法庭’上門解難題”
近日,金寨縣斑竹園法庭的幾位法官,走進大山深處,開庭審理一起合同糾紛案。法官用隨身攜帶的電腦、攝像頭等設備,對庭審過程實時拍攝,通過4G無線網絡將現場視頻同步上傳到法院服務器上存儲,既可面向公眾直播又可隨時調閱。而法官開庭時使用的設備集于一個背包,重約7.5公斤,被稱之為“背包法庭”。
據了解,為解決出行不便的山區群眾打官司難問題,六安市中級法院為金寨縣法院5個基層派出法庭配置了便攜式巡回審判科技背包,將“背包法庭”開到山里、田間和地頭。 “家族親戚中,多年解決不了的經濟糾紛,‘背包法庭’上門幫我們解難題。 ”斑竹園鎮農民劉老漢說。
在司法體制改革進程中,我省加強現代科技的應用,通過大數據、人工智能和信息化應用。日前,在濉溪縣人民法院的訴訟服務中心,來此立案的當事人戴先生通過“當事人戶籍信息免費查詢專線”,查到被告謝某的身份證信息,順利登記立案。“來法院之前,朋友還提醒我,沒有對方身份證信息,法院不會受理的。沒想到在法院當場就能通過與公安聯網的專線,查到對方的身份證信息。 ”戴先生感到非常意外。
優化訴訟環境,是我省司法體制改革中的一項重要成果。據省高級法院相關負責人介紹,如今,全省126個法院目前已全部建成訴訟服務中心,總面積9.75萬平方米,平均面積770多平方米。各地法院將除庭審以外的其他訴訟服務事項整合為23項功能,前移至訴訟服務中心“一站式”辦理,提供“全方位、多層次”的綜合性訴訟服務。
訴訟服務中心現已成為我省法院踐行司法為民的靚麗名片,便民服務措施不斷完善:司法行政部門在訴訟服務中心設立法律援助窗口,法律援助與司法救助實行互認互通,確保困難群眾能打得起官司;采用二維碼、短信平臺、QQ工作站等向當事人推送數據信息,將現代科技融入訴訟服務。
日前,出口沙特的客車在合肥包河經開區安凱廠區整裝待發。當日,800臺安凱客車出口沙特發車儀式在安凱廠區舉行,成為安凱客車2018年出口大單。據介紹,目前安凱客車已出口8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覆蓋全球的銷售網絡。 本報記者 李博 本報通訊員 李文琦 攝
“員工持股,企業凝聚力大增”
“在向證監會上報材料的前夕,我們上市團隊的同事經常加班到凌晨兩三點,僅工作底稿和審計資料,就整整裝滿了兩大卡車! ”4月18日上午,在安徽建工集團的會議室里,該集團改革改制辦公室主任黃代笑著對記者說,“現在,看到企業競爭優勢躍上了新臺階,感覺所有的辛苦都值了! ”
身處建筑行業,準入門檻低,市場競爭激烈,唯有改革才有出路。 2015年10月,安徽建工集團正式啟動整體上市,2016年12月底獲中國證監會核準。 “根據核準方案,集團公司整體上市分為吸收合并和募集配套資金兩個環節,一次審核兩次發行。 ”黃代說,2017年6月,吸收合并股份登記完成,同年8月,配套募集資金及員工持股計劃股份登記完成。其“整體上市+配套融資+員工持股”的方案設計,開創了我省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先例。
整體上市后,安徽建工集團國有資本控制力和影響力進一步增強。配套募集資金的到位,又進一步提高了公司的資本實力和投資能力。“過去,企業融資主要靠銀行貸款。現在融資渠道更廣、選擇更多,有助于企業降杠桿、降負債率。 ”黃代說,“我們將募集資金主要投向了建筑產業化和工程重點實驗室等項目,還購買了不少高端核心裝備,企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去年利潤增長達36.52%。 ”
“員工持股,企業凝聚力大增。 ”安徽建工集團工程管理部的員工陳雷激動地說,這一激勵政策給了員工莫大的榮譽感,也感受到與企業風雨同舟的責任。在集團工作了17年的老員工楊光兵接過話頭:“現在我們更加關心企業的前途了。企業一有重大消息和決策公布,我們都積極學習。員工持股,讓我們與企業形成了命運共同體。 ”
·背景鏈接·
2017年,我省國企改革不斷深化。華安證券、省建工集團實現整體上市,安徽天然氣、省交規院成功首發上市,省屬企業改革發展基金組建完成,批復實施了省鹽業總公司、合肥煤炭設計院、省水建總公司等集團公司層面公司制改制工作,完成8戶企業員工持股改革試點方案審核。同時,全面啟動“三供一業”分離移交工作。今年以來,我省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改革加快,《安徽省國有資產運營公司改組為國有資本運營公司試點方案》正式印發。
近日,蒙城縣王集鄉界溝村醫務人員為村民測量血壓。該縣組建由基層衛生計生人員組成的幫扶醫療服務隊,深入村組宣傳健康扶貧政策,開展醫療幫扶巡診,為重點貧困人群及時提供醫藥醫療咨詢以及健康體檢等服務。本報通訊員 胡衛國 攝
“家庭醫生走進尋常百姓家”
走進定遠縣總醫院爐橋院區的健康體檢服務大廳,著實讓人有種驚艷的感覺。超過200平方米的敞亮大廳,自助血糖儀、血壓儀、肺功能檢測儀以及自助取單機一應俱全,老年人門診、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等各工作臺整齊排列,患者雖多卻很有序。
74歲的張孝榜家住爐橋鎮鹽化新村,4月10日,記者在爐橋院區采訪時,他正躺在病床上輸液。幾年前,張孝榜曾接受過胃癌手術,體質較差,每年都得住幾次院。老人的5個兒女全在外地打工,今年已經是他第3年簽約家庭醫生服務了。問及簽約兩年的感受,他連連稱“值”,“一年幾次免費體檢,定期量血壓、查血糖。孩子們不在身邊,我身體不好,幾乎全靠家門口的村醫照顧! ”
作為我省首批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試點縣,定遠縣推動醫務人員深入農村農戶,使醫療服務更接地氣,增強了百姓對基層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的信任,理性就醫秩序逐漸形成。為確保“療效”,安排高年資醫生與鄉鎮醫生、村醫結成“1+1+1”師徒關系,有效提升基層醫療機構服務能力。為“留住”更多病人,開展縣、鄉“同病同價”試點,對19種外科手術病人在鄉鎮衛生院治療的,全部減免患者自付費用,引導常見病患者首診在基層。 49歲的方祥智是爐橋鎮河頭村人,六七年前發現食指上有一囊腫,因經濟原因遲遲未治療。 4月7日,在簽約村醫李志春的“安排”下,方祥智住進離家僅6公里的爐橋院區,由縣總醫院專家主刀,順利接受手術,“帶著身份證直接住院,自己沒花一分錢。 ”他這次住院費用總計1200元,根據“同病同價”政策,并不需個人“買單”。
“改革推動縣級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基層,家庭醫生走進尋常百姓家,基層醫療機構服務能力提高了,群眾看病便宜了,縣域就診率明顯提高,新農合資金也得到有效節約。 ”定遠縣衛計委主任張可松說。
近日,在安慶市大觀區十里鋪鄉茅嶺回民村便民大廳,村民們高興地領到股權證。本報通訊員 黃有安 項順平 攝
“咱是股東,合作社里分紅利”
今年春節前,剛從外地務工回家的天長市楊村鎮光華村村民夏錫濤就直奔村委會,參加村集體經濟股份合作社分紅大會。 “去年春節前次分紅,我們每個股東領到100元的紅利,今年村集體收入增加了,每人分紅110元,雖然增加不多,但咱們更有盼頭了! ”夏錫濤說。
光華村是天長市農村集體資產股份權能改革首批試點村之一,從2015年底陸續開展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資產量化、成員確認、股權配置和管理,組建村集體經濟股份合作社。最終確定光華村的經營性資產為117.49萬元,折股量化到3225人,按照一元一股,每個村民占有364股。經過2016年的經營,村集體經營性資產實現收入43.6萬元,除提取少部分作為村集體的公積公益金,社員股東每人都領到100元的紅利。“2017年,合作社通過土地參股、收取租金、現代農業園管理費、光伏發電等方式,經營性資產收益增長了30%,分紅也相應提高了。 ”光華村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理事長朱玉林告訴記者。
“以前從來不知道村里有哪些集體資產,現在,‘股改’激活了咱們村,給老百姓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 ”光華村村民夏長林不僅將自家土地以入股的方式交給村里的光華現代農業園經營,并參與分紅,而且還是農業園的工人,每年工資3萬多元。 “如今咱是股東,合作社里分紅利,好日子如芝麻開花節節高。 ”夏長林說。
村頭的林子今年賺錢了嗎?屋后的水塘包出去了嗎?這些過去的“公家事”,成了光華村村民關心的“家事”。 “為了讓村集體資產經營公開、透明,我們把集體資產全部放在天長市農村產權交易平臺上公開競價交易,實現效益最大化。 ”光華村村黨總支書記任保貴說。
據了解,目前天長全市151個村全部完成股份合作制改革,廣大農村的“沉睡資源”變成“流動資產”。
4月25日,蒙城縣永騰微行掌智能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員工在生產航模。這批10余個品種的航模將從今年5月開始分別出口到新加坡、日本、美國等國家。本報通訊員 胡衛國 攝
“深耕海外,把圖紙變成現實”
近日,在柬埔寨馬德望省蒙多縣,由海螺投資的日產5000噸熟料生產線正式點火投產。 “這是在海外建成投產的第四家全能型水泥工廠,也是柬埔寨規模最大、工藝的水泥生產企業。從2016年10月份開工建設一期主體項目,櫛風沐雨歷時一年多,用汗水和行動把圖紙變成現實,把愿景變成實景。 ”馬德望海螺常務副總經理翁長祎說,目前這條熟料生產線順利達產達標。
在翁長祎看來,作為“一帶一路”沿線的重要國家,柬埔寨政局穩定,但在基礎設施、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領域存在發展短板,改善需求迫切,在這里推動國際產能合作和中國裝備制造走出去,不僅能提高中國制造形象,還有利于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聚焦發展這個根本性問題,海螺在馬德望的投資,有效釋放當地發展的潛力,實現經濟大融合、發展大聯動、成果大共享。
“海螺在馬德望投資建廠以來,不僅改善了當地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更帶動馬德望及周邊地區材料供應、物流、服務等行業的發展,切切實實為地方經濟發展做出貢獻,也為當地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和經濟上的實惠。 ”馬德望省省長源拉達那表示。
“習近平總書記對安徽的開放發展寄予了厚望。 2016年以來,海螺牢記囑托,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沿著“一帶一路”,大力實施國際化發展戰略,在跨境投資和國際貿易兩個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海螺集團副總經理何承發表示,目前,海螺產品和技術裝備已經出口到70多個國家和地區,海外直接投資已經發展到6個國家和地區,實現了從產品出口到技術輸出、再到資本輸出的全面國際化。 “我們在全球行業的影響力顯著提升,現已躋身中國跨國公司100大榜單。 ”
“事情網上辦,我們少跑腿”
位于合肥市經開區的聯合利華(中國)公司,因生產新款洗發乳,需要到食藥監部門進行備案。在網上提交相關材料后,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行政審批辦公室很快完成備案手續。 “事情網上辦,我們少跑腿。 ”聯合利華(中國)公司工作人員稱贊道。
網上辦事的高效,是食藥監部門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積極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的結果。為提升行政審批效能,省食品藥品監管局新組建行政審批辦公室,整建制進駐省政務服務中心食藥監窗口開展工作。以前分散在各業務處室的審批職能,全部向審批辦集中。業務處室從審批中“抽身”,將更多精力集中在事中事后監管上,實現審監分離,既提升了審批效率,又強化了監管。 “目前省政務服務中心食藥監窗口工作人員21人,承擔省食品藥品監管局109個項目的審批工作,授權率達到100%。 ”食藥監窗口首席代表丁家碧告訴記者。
由行政審批辦公室專門負責審批事項,使審批流程得以簡化,切實減輕了企業負擔。去年11月1日,全省統一的政務服務門戶安徽政務服務網上線試運行。“食藥監部門行政審批網上服務系統與安徽政務服務網實時對接,率先實現網上辦理深度二級標準全覆蓋,非特殊用途化妝品備案、國產保健食品備案等項目已實現網上辦理深度四級標準。”丁家碧介紹。
所謂網上辦理四級標準,就是事項全程網上辦理,企業和辦事群眾“足不出戶”網上申報,審批人員在線預審,線上線下反饋交流,備齊資料現場受理,審批結果郵寄到達。“去年我們公司辦理一款沐浴露的備案,就是在網上走完了全部流程。”合肥艾美森日用品公司工作人員吳小訓告訴記者。
·背景鏈接·
我省著力打造政務服務“一張網”,實現群眾辦事一個入口、內部監管一個平臺、用戶認證一個號碼、運行保障一套規范。截至目前,省級政務服務管理平臺將65507項省級政務服務事項和63047項市縣級政務服務事項納入統一管理,建成全省統一的身份認證系統,企業和群眾憑借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或身份證這“一個號碼”。網上辦事平臺具備網上支付、申請材料和辦理結果快遞、電子證照等功能。
“林長制做出‘生態飯’”
日前,記者來到有“空中茶園”美譽的宣城市旌德縣三溪鎮路西村,千畝生態茶園盡收眼底。層層茶樹沿著山丘蜿蜒,點綴在茶林間的幾幢休閑木屋,由游客步道將其串為一體。
林長制改革的年,路西村高山茶園旅游收入就達到120多萬元,村民收入也得到了大幅提升。 “因為生態保護得好,我們山村成功申報了國家3A級風景區。”路西村黨總支書記、村級林長黃曉本滿臉自豪地介紹,“過去靠采茶砍樹為生,現在茶園旅游是主業,賣茶葉成了‘配角’。 ”
如何吃好“生態飯”,在黃曉本看來,原生態的森林就是最寶貴的旅游資源,旅游業的發展是帶動鄉村振興的重要途徑。 “林長制就是保護好綠水青山,獲得永久性財富的保證。 ”黃曉本說。
2017年,路西村成立了旅游發展公司,以“空中茶園”為核心、美麗鄉村建設為主體,整合優質生態資源,打造田園綜合體。 “林長制實施后,森林資源保護到位,基礎設施配套加快,生態產業發展著眼長遠,農民增收渠道進一步拓寬。 ”黃曉本說,現在保護和發展進入良性循環,一方面不砍樹,森林資源得到保護增長,另一方面生態旅游產業鏈不斷延伸。
“林長制做出‘生態飯’,從砍樹為生到賣風景致富,村集體經濟有了穩定收入來源,反哺支撐美麗鄉村可持續發展。 ”旌德縣林業局局長徐文勝說。 2017年我省率先在全國實行林長制改革,旌德是我省推行林長制的縣,通過推行林長制,當地的鄉村旅游得到蓬勃發展。“過去森林的監管主要由林業部門負責,而以黨政領導負責制為核心的林長制將主體責任落實到了每一級林長的身上,解決了原先林業管理責任、制度不到位的問題。 ”徐文勝說。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我省林長制改革突出“護綠”“增綠”“管綠”“用綠”“活綠”五大任務,確保一山一坡、一園一林都有專員專管、責任到人,聚力生態保護和建設。截至4月20日,全省像黃曉本這樣的村級林長全省共有24982名,林長制改革在守護綠水青山的同時,也為當地創造了可觀的經濟效益。荒山正在變成金山銀山,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實現了有機統一。
網友熱議
@滿江紅的名單:改革開放40年來,我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不斷深入改革開放,會給我們帶來更多的好處,收入更多了,路更通暢了,生活更好了,世界各地的東西買起來也更便宜更方便了。
@Tor-劉白:我國的各種社會保障逐漸完善,各種福利制度逐步實施。經濟的發展給我們帶來了更多的收入。穿上了漂亮的衣服,住上了寬敞的房子,享受著高科技的醫療服務,有了更多方便快捷的交通工具可以選擇……這一切都歸功于改革開放。
@北窗小語:企業是我家,發展靠大家!員工持股可以讓企業與個人命運捆綁在一起,興衰榮辱與共,利益損失共擔,能更好地激發員工的主人翁意識!
@Enoch_829:在做好公共衛生服務、接診輕度病患的同時,探索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可減輕農村群眾醫療負擔,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得到優質的醫療服務。這樣也可以很大程度上緩解所謂的好醫院“人滿為患”的問題,讓看病不再成為一個難題。
@備忘錄Mike:政府預算更加公開透明、地方債務管理規范有序、企業稅負減活力增、納稅人辦稅少跑腿少費時……這些是近年來財稅體制改革帶給人們的直接感受。如果放到個人身上,那么最直接的“紅包”福利就是跑腿少了,辦事多了,稅收少了,企業更加有活力了。
@滿江紅的名單:推進“放管服”改革,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可以極大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促進了經濟社會發展。也減輕了企業負擔,讓企業可以“大展拳腳”。
@家有小熊:“一帶一路”建設是我國擴大開放的重大戰略舉措。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與我省經濟互補性強,合作交流空間廣闊,皖企只要把握好機遇,選準目標,科學規劃,精心運作,就能借船出海闖出一片新天地。
來源:中安在線-安徽日報 作者:張敬波 李曉群 鮑亮亮 田婷 王慧慧 羅寶 王愷 汪國梁
為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一中...
Burberry是一個具有濃厚英倫風的著...
高奢月子中心圣貝拉(SAINT BELL...
近年來,國際政治經濟環境復雜多變,不確定...
如果有這樣一...
近日上海智美顏和以60后--90后的不同...
名品導購網(www.cctv-ss.com)ICP證號: 蘇ICP備2023000612號-5 網站版權所有:無錫錫游互動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5-2023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轉載。郵箱:mpdaogou_admi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