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江西紡織服裝周暨江西(贛州)紡織服裝產業博覽會隆重舉行
為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一中...
武漢博物館展出的“元青花四愛梅瓶”。
記者萬建輝 攝
武漢晚報訊(記者萬建輝)王羲之愛蘭,周敦頤愛蓮,林和靖愛梅鶴,陶淵明愛菊。這“四愛圖”燒制在一只元青花梅瓶上,線條流暢,造型秀美,人物栩栩如生。
9月1日,武漢博物館古代陶瓷藝術展廳經過改造提升,推出《暗香浮動——元青花四愛梅瓶特展》,以“元青花四愛梅瓶”為展示中心,重點展示這件“鎮館之寶”的歷史與藝術價值。
當日也是武漢博物館暫閉一個多月重新開館,上午10點已有不少市民帶著孩子進展廳參觀。記者看到,元青花四愛梅瓶放置在圓柱體獨立展柜上,梅瓶通體繪青花紋飾,自上而下共分三組:肩部飾鳳穿牡丹紋;腹下部繪仰覆蓮紋和忍冬紋一周;腹部主題紋飾為四個菱形開光,開光間飾卷云紋,開光內分別繪有“四愛圖”紋樣。
“‘四愛圖’以文人雅士的情趣和生活為題材,精細雅致、構圖簡練。這四組主題雖然朝代不同,人物不同,花卉植物也不同,但他們都代表著中國古代名士不慕世間名利,隱居山林,向往恬淡的生活情結。”
武漢博物館展覽交流部副主任丁燕說,青花瓷器的燒制成功,在中國制瓷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到了元代,青花瓷的燒造技藝達到頂峰。元代出產的青花瓷器胎體潔白厚重,釉面白中泛青,晶瑩透亮,青花料色青翠披離,濃處色如青靛,淺處色如藍天,光彩煥發。武漢博物館收藏的元青花四愛梅瓶,就是我國元代青花瓷器藝術的杰出代表。
無獨有偶,湖北省博物館也收藏有一件元青花四愛梅瓶,如果不細看,兩瓶形狀、顏色、圖案幾乎是一樣的。難道兩件元青花四愛梅瓶,其中一件是仿制品嗎?
丁燕說,答案要從兩件梅瓶的來源說起。1987年10月,一對夫婦抱著一只梅瓶走進位于武勝路的文物商店。工作人員看到他們手中的梅瓶,迅速向店里負責收購的老師傅王協臣匯報。王協臣仔細端詳了梅瓶,認定是真品后決定出價收購。結果雙方一番討價還價后,這對夫婦抱著梅瓶離開了商店。工作人員趕緊追出了店門,做他們工作,夫婦倆最終以500元將梅瓶留給了文物商店。
2010年,武漢市文物商店與武漢博物館合并,這件梅瓶成為武漢博物館(武漢市文物交流中心)的館藏文物,后被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專家鑒定為“存世不多的以人物圖案為主題的元代青花珍品”,成為國寶級文物。
湖北省博物館的元青花四愛梅瓶則是2005年的出土文物。丁燕介紹,明永樂十二年(1414),郢王朱棟去世,終年27歲。朱棟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二十四子,洪武二十四年(1391),被冊封為郢王,永樂三年(1405)娶明開國元勛武定侯郭英第五女為郢王妃,永樂六年至安陸州(今湖北省鐘祥市)就藩。
朱棟去世后,賜謚號為“靖”。時間過了月余,王妃仍悲痛不已,于是對著銅鏡描畫了自己的容貌,留給三個年幼的女兒作為紀念,自縊伴隨郢王而去,次年夫妻合葬于寶鶴山(今鐘祥九里鄉三岔河村皇城灣)。郢王妃陪葬品中便有這一件元青花四愛梅瓶,見證著這段殉情故事。
2005年11月至2006年1月,由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荊門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和鐘祥市博物館聯合組成的考古發掘工作隊,對明郢靖王陵墓進行搶救性發掘。這件青花四愛梅瓶,就置放在王妃棺木前端棺床下方。
丁燕說,隔江相望的兩件國寶,“四愛圖”題材相同,細看卻有諸多不同。武漢博物館所藏顏色偏藍偏深,湖北省博物館所藏青花顏色淡雅青翠。同樣是王羲之愛蘭圖,武漢博物館藏是柳枝長垂下,王羲之看上去溫文爾雅,而湖北省博物館藏是梧桐樹下,王羲之袒胸露肩。王羲之背后童子的發髻形狀也不同。其他陶淵明、周敦頤、林和靖3圖,也有各種細微的差異。
為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一中...
Burberry是一個具有濃厚英倫風的著...
高奢月子中心圣貝拉(SAINT BELL...
近年來,國際政治經濟環境復雜多變,不確定...
如果有這樣一...
近日上海智美顏和以60后--90后的不同...
名品導購網(www.cctv-ss.com)ICP證號: 蘇ICP備2023000612號-5 網站版權所有:無錫錫游互動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5-2023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轉載。郵箱:mpdaogou_admi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