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江西紡織服裝周暨江西(贛州)紡織服裝產業博覽會隆重舉行
為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一中...
湄江國家地質公園。
漣源的自我介紹從湄江開始,湄江不是江,卻是漣源最美的地方!
湄江位于漣源、新化、安化接界之地,湘中地區的國家地質公園。地質景觀以巖溶地貌為主,集山、水、洞、石、峰、崖、澗、泉、湖、瀑、橋、峽谷、沙灘、綠洲于一體。
以清澈靈動的湄水聞名,是漣水支流之一。漣水最早記載于晉朝羅含所著的《湘中記》。《后漢書·志第二十二·郡國四》“零陵郡”條目:“零陵陽朔山,湘水出。”
只要來湄江,便踏進了繽紛的夢幻世界,光與影,霧與花,盡在眼前。
圖 | 郭立亮 李湘杰 盧七星 曾少軍
陳敏捷 嚴伯霖 曾祥平 彭福宗
文 | 陳莎 劉再麗 廖鶴松
湄江
雪后初晴,峽谷流云,美如仙境。
智者樂水,仁者樂山。作為國內詩畫山水的代表,湄江景點山水之翠綠,目之所及皆是風景,養眼的湄江綠給人以舒適,安心的感覺。
湄水四季清澈粼粼的,如絲綢般。河透亮面上的小石頭和水相交,發出潺潺的流水聲,是大自然賦予的生機.
湄峰湖,又名大江口景區,人工水庫,水庫大壩系雙曲拱壩,高82米,壩頂孤長244米,寬8米,氣勢宏偉、壯觀,為全省之首。
湄峰湖總蓄水量6000萬立方為米,湖面隨山向內延伸三十余里,素有“小三峽”之稱。
湄江四季綠水成碧,明潔無染,秀麗如畫。
三道崖門作為湄江的標志,是游客來湄江合影留念最多的背景之一,它不僅是湄江對外宣傳的畫作中心,更是讓人們百看不厭的好景色,柔和秀美中不失靈氣,仿佛大自然把湄江的秀麗濃縮在了這里。
三道崖門,三座石山分立兩岸,似三道巖門層層疊疊,依次矗立。
十里畫廊懸崖位于黃羅灣,又名黃羅灣峭壁,被譽為”三湘一絕”。
峭壁巍峨挺拔,斷面近乎直立,仿佛一幅巨大彩屏。峭壁上因風化作用裸露在外,植被從山體頑強鉆出,形成色彩絢麗的奇異畫面。
十里畫廊是巖溶地貌,在此形成如此大規模的懸崖峭壁和壁畫,十分罕見,已被列入地質遺跡。
十里畫廊,沿湄江西岸呈南北展布,長達3500米,懸崖斷面近乎直立,仿佛一座巨大的長城屏障。
仙人府原因洞內瀑布下有靈龜狀巨石名叫“靈龜洞”。相傳是九天玄女受玉帝指派來到人間普渡眾生并長年居住在此,故改名為仙人洞。
仙人洞仙人府位于湄江清泉山下,危崖挺秀,有著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仙人府洞穴空間巨大,富于變化又很有章法。
說起湄江,不得不提梅山文化。
湄江位于漣源北部,與梅山文化發祥地安化、新化毗鄰,長期受梅山文化的熏陶和影響,一些民俗具有梅山文化的典型特征。
太極扇表演。
藍田鎮
鋪著青石的老街變成了水泥地
小鎮依舊默默矗立
新舊交替的民居
掩飾不了歲月的痕跡
惟有那向前流淌的漣水河
一直承載著藍田鎮人如繁星般的記憶
藍溪橋,位于漣源藍田鎮,原名柳家橋。宋代柳紹璽修,清道光五年(1825年)重修,更名藍溪橋。
漣水河橫穿藍田鎮。
藍田鎮,接送小朋友上學的家長,小孩目不轉睛地盯著墻上的行人影子。
楊市鎮
楊市鎮俗稱楊家灘。唐武德年間,有楊姓大族在此定居,始稱“楊家灘”。
“把把戲戲南岳山,花花綠綠楊家灘”,古民謠道出了昔日的繁盛。這里是去寶慶、長沙、安化、衡陽的要沖,曾幾何時,龍山一帶的竹木、藥材和來自漢口、長沙等外埠的工業品,都在這里集散。
楊市鎮有好水,也有好山。這里有歷史悠久的石拱橋;威震天下的湘軍,大部分重要將領是楊市鎮人;這里有聞名全國的森林公園、天然氧吧龍山森林公園……
踏著古鎮的青石路,緩緩走過夢中的勝梅橋,走近湘軍故里的建筑群,徜徉在青山綠水間,聞著淡淡花香,品味楊市獨特的美。
古樸的楊市鎮,還保留著許多過去的習慣。
楊市鎮居民區,老爺爺正一心二用補衣服。
透過年代感的的建筑,依稀能夠想象出楊市鎮昔日的繁盛景象。
陽光溢滿古城,照耀在這塊醞釀著新興的古老大地,生機活力與厚重歷史得到了交融。
年代感的建筑和現代感的紅色摩托在楊市鎮得以并存。
勝梅橋
穿過楊市幽深的小巷,呈現在眼前的是一座厚重滄桑的石拱橋,這就是楊市勝梅橋。
建于康熙年間,歷經幾百年風雨洗禮,今天依然是古鎮居民的重要出行通道。
石拱橋橫跨孫水河,兩側橋體的石縫上,長出了一種叫木蓮的灌木。
被足跡磨平的石拱橋臺階,是歲月痕跡的證明,也是居民對這座石拱橋的最佳褒獎。
站在橋上眺望,兩岸風景盡收眼前。蜿蜒的流水穿過橋洞,穿過古鎮,歷史的厚重感油然而生。
楊市鎮勝梅橋,原名楊灘橋,康熙年間由板橋姚春芷(時任州司馬)捐修,三拱四墩,長39米,寬6.7米,高10米。
楊市鎮勝梅橋,橋的兩岸商鋪林立,勝梅橋見證了古鎮的飛速發展。
湘軍故居
從勝梅橋順著孫水河向下,一座座高大宏偉的古建筑,散落在孫水河畔的楊家灘上。
楊家灘被稱為“湘軍故里”是有依據的,從這里走出去的湘軍將領,列入《清史稿》的有11人!列入《湘鄉縣志》的有25人!李藻華在《楊市鎮史記》里提及,“湘軍的崛起是近代楊家灘大盛的里程牌。”
古松堂、云桂堂、錫三堂、師存堂……這些建筑皆是湘軍將領建造的。湘軍將領們在這片土地上到底建了多少堂屋,已很難準確統計。
據史志專家調查,目前能夠找到的有名稱的堂屋還有140余棟。
古松堂,坐落于一片綠水青山之間。
錫三堂的主人
是湘軍創始人之一的悍將李續賓
堂號“錫三”
表示這家主人受過皇帝的三次封賞
李續賓三次受封
7年布衣變總督
傳奇故事在這片土地流傳
錫三堂,位于一個四面環山的盆地,整個建筑群背山而建,座北朝南,視野開闊,只有一個極窄的入口。
古松堂又名余慶堂
主人叫劉任賓
他不是湘軍將領,卻是幾個湘軍將領的父親
劉任賓原有五個兒子
到湘軍裁撤時只剩下一個
他建起了這棟房子
紀念四個陣亡的兒子
同治帝感其劉家滿門忠烈
賜名“余慶堂”
古松堂,門口的紅色對聯別有深意。
磚石木門無聲地訴說著一個個故事。
湘軍將領的古建筑群
遍布在鎮上的各個地方
云桂堂是其中面積最廣
保存最完整的一棟
云桂堂,建筑群集中且有序。由一位姓彭的商人修建,清朝同治年間,轉賣給了彭勝安的四兄弟,作為湘軍后勤的保障地。
一對爺孫在門前留影。
龍山國家森林公園
龍山國家森林公園位于湘中漣源市南部,當地多稱為龍山。歷史上曾有藥圣唐朝孫思邈和御醫申泰芝曾在此采藥煉丹,留有“藥王殿”和“煉丹池”古跡的說法,故“百里龍山”又稱“藥山”。
公園群山漫舞,似蛟龍出海,林濤浩蕩,如東海揚波。
龍山國家森林公園,霞光把天空裝扮成一幅壯麗的圖景。
森林茂密,以“綠色家園,天然氧吧”聞名。
山體龐大渾厚,山勢高峻挺拔,山形伸展如龍而得名。
龍山森林公園東麓是
龍山飛水涯景區
面積約200公頃
進入飛水涯景區范圍
迎面一陣清涼撲鼻的氣息而來
潺潺的溪水順流而下
兩岸是青翠樹林
龍山飛水涯景區的漂流全長近4公里,約1.5~2小時的漂程,整個水道有上百米的落差,過九瀧十八灘,驚心刺激。
峽谷漂流
山野的風在耳邊呼嘯
秋日的鳥鳴悅耳動聽
浪遏飛舟帶來的驚險刺激
把笑聲、尖叫聲留在了這”嘩”一聲水響
龍山飛水涯景區飛水漂流,前一秒還是平緩前進,后一秒突現一個高達90度的垂直落差河道,嚇得人花容失色。
沿著溪邊漫步在山腳小路上
抬頭仰望藍天白云下的玻璃橋
透著一股驚險與刺激
龍山玻璃橋景區,懸掛空中的玻璃橋。
世業堂
世業堂位于漣源市三甲鎮銅盆村的東南角,三面環山,一條小溪從堂邊流過。它始建于清嘉慶初年,至今已有200多年歷史。
世業堂主建筑物系梁鼎緗所建,兩邊廂房則是由其兒子“達舉人”(梁治達)所建。而梁治達和他的兒子梁學釗父子兩人都曾是湘軍幕僚和將領。世業堂所代表的正是湘軍將領們秉承的方方正正、經世濟用的湖湘文化。
整座建筑依山勢而起,卻又與山融為一體,占地面積8600平方米,坐南朝北,整體為石基磚木結構。
站在天井旁邊抬頭往上看天空
仿佛置身于井底
看到的是一方悠遠而狹長的天空
門樓多用木料構建,采用鏤空圖案,古色古香。
漣源一中
1938年國立師范學院立院于此
彼時戰火紛飛,一大批文化學者輾轉南下
最終在這里筑起了文化的圍城
錢鐘書先生的《圍城》里三閭大學的故事
有些便發生在這里
一年又一年
一中守護著學生成長
培養一批又一批的優秀學子
一屆又一屆
學生們們懷揣著夢想
把最美的年華傾灑在這里
漣源一中,現為“湖南省示范性普通高級中學”。
漣源一中錢鐘書雕塑,1938年國立師范學院創辦,文學巨匠錢鐘書曾在此任教,
月光巖
月光巖,位于漣源市安平鎮楊柳田村,因形似一彎半月的巨大巖石山體矗立而得名。
溯溪而上,峽谷間流水潺潺,山林聳立。巖壁洞穴噴涌而出的地下河水順著狹窄河道奔流而下,歷經無數時光,沖開了堅固巨大的巖石,造出了一個個的水潭。
安平鎮月光巖,好山配好水,宛如空谷幽蘭藏于山水之間。
安平鎮月光巖溪流 ,這里的巖石天然似雕琢,流水也十分清澈。
洪水嶺森林公園
洪水嶺是山水漣源城郊一座美麗的森林公園,海拔并不太高,但山體連綿起伏,深綠色的樹木郁郁疊疊,綠染全年,鳥語花香,空氣清新,置身其中宛至“天然氧吧”。
洪水嶺森林公園臨近居民區,附近居民常來此呼吸新鮮空氣,鍛煉身體。
洪水嶺森林公園,霞光映照下的公園格外美麗。
白馬湖
漣源市南部的白馬鎮,有一個山靈水秀、清新怡人的風水寶地——白馬湖地區。
煙波浩淼的白馬水庫亦名白馬湖,它宛若一顆晶瑩閃亮的綠瑪瑙,鑲嵌在漣源市與新邵縣交界的郁郁蔥蔥的崇山峻嶺之間,而一座座孤山小島嵌在明鏡似的湖面上。
林木茂密,湖面瀲滟,整個湖區猶如一幅水繞山轉、波拍山尖、碧波蕩漾的山水畫長卷。
水面無風,水庫呈現出靜謐之美,天光云影共徘徊。
原本,這里是沒有湖的。一座座山峰聳立,東邊的山峰與西邊的山峰之間形成一個狹長的洼地,連綿百余里。
直至上世紀50年代末,人民群眾用火藥、砂土,用鋤頭、扁擔,筑起了一個高達28米的大壩,把兩座山峰連到了一起。
金光閃耀,普照水面。
水庫內樹木叢生,突出的孤山小島依偎著這湖碧水,清涼宜人。
流水通過一條條四通八達的渠道,流入鄰近兩市、一縣18.3萬畝的農田,化作谷漿,壯實一穗穗谷穗。
一泓秀水,清澈透亮,純凈美麗。水聲悠悠,纏纏綿綿,清清脆脆,余味無窮。白馬水庫潤綠了兩岸的山,也養育了周圍的人們。
山巒如黛水波清,天藍似洗人情美。
高峽出平湖,平湖給千百畝農田送去了豐收。
現代農業
漣源市不僅自然景觀美麗動人、人文底蘊厚重,凝望漣源市的廣袤沃野田疇,現代農業氣息處處呈現。
漣源大力推進“一鎮一特”、“一村一品”、“一社一企”,以特色種植、生態養殖、農副產品加工、休閑觀光農業和鄉村旅游作為主導方向,創新發展農業。
橋頭河鎮以蔬菜基地為基礎,以園區為依托,打造三產聯動的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已成為該鎮最具影響力的富民主導產業。
現代農業園區發展迅速,有蔬菜產業名鎮橋頭河鎮。
因地制宜發展經濟作物,家鄉的“臭柑子”、“臭苷”(又稱玳玳酸橙)經開發利用,全身都是寶。
果園里農民肩扛果子,喜迎豐收。
一縣一品示范基地古塘鄉牛山園金秋梨園區,爽朗的笑充滿感染力。
七星街鎮玳玳酸橙基地的中草藥產品,玳玳酸橙是上了國家藥典的一種藥材、也是全球最好的香料劑。
在湘中的荷塘鎮有個叫富田橋的小村莊,說起這里的一村一品,則不得不提起有著兩百多年歷史的游漿豆腐干。
從清乾隆初葉,曾氏先祖尚奇公首創富田橋曾氏游漿豆腐,距今已有二百八十余年歷史。
富田橋豆腐制作精良、口味純正,享譽三湘,它以其沁人心脾的醇香征服著人們的味蕾,躋身全國豆腐名產之列。
富田橋游漿豆制品公司位于荷塘鎮富田橋村,與當地文化彼此促就。
優良的豆子是豆腐制作中的關鍵。
員工將漿水倒入桶中沉淀備用。
都說湖南人愛吃辣,不僅飯菜口味辣,就連零食也是辣到讓人直呼過癮。在愛吃辣的橋頭河鎮,有一個專業生產湘味麻辣熟食的企業——“鄔辣媽”。
鄔辣媽農業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生在湖南,長在湖南,產品也和湖南特色息息相關:豆制品、魚制品、肉制品三大系列100多個品種和規格……
撕開包裝,熟悉又熱烈的湖湘味道迎面撲來,勾起多少人童年的回憶!
橋頭河鎮鄔辣媽公司,工人正忙于生產。
三一集團“出生地”
產業興,則城市興;產業強,則城市強。
三一集團“出生”于漣源,1994年在長沙更名為三一重工。走進三一集團有限公司漣源分公司,機器轟鳴,工人忙碌,隨處可見熱火朝天的生產景象。
三一漣源路機燈塔工廠生產車間,各式設備擺放有序整齊。
工人在檢修設備。
秀美縣城
漣源市圍繞
“水鄉、山城、古鎮、小都市”
打造“秀美縣城”
俯瞰漣水河畔
一個個項目落地生根
一幢幢高樓拔地而起
一條條大道如彩練當空
四通八達的交通路網、通村達戶的農村公路
正鋪就幸福生活的康莊大道
日出時分,金光灑向大地。
高樓拔地而起,道路四通八達,貫穿城市。
樹木茂盛綠化好,城市風光美。
龍塘鎮高速交叉處全景接片。
漣源,是錢鐘書筆下的美麗山水圍城
是擁有眾多自然景點的旅游城市
是歷史底蘊深厚的古老小城
……
這顆北緯27度黃金緯線上的珍珠
始終閃耀著別樣的光芒
[責編:伍霞]
[來源: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為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一中...
Burberry是一個具有濃厚英倫風的著...
高奢月子中心圣貝拉(SAINT BELL...
近年來,國際政治經濟環境復雜多變,不確定...
如果有這樣一...
近日上海智美顏和以60后--90后的不同...
名品導購網(www.cctv-ss.com)ICP證號: 蘇ICP備2023000612號-5 網站版權所有:無錫錫游互動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5-2023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轉載。郵箱:mpdaogou_admi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