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江西紡織服裝周暨江西(贛州)紡織服裝產業博覽會隆重舉行
為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一中...
我的皮膚讓我遭了很多罪。過敏、濕疹、皮炎……這些常見的皮膚病,我都經歷過。
但我怎么也沒想到,這一次,我的眼皮上居然會長出“苔蘚”。
熬夜之后,小丘疹找上門
工作后我經常熬夜,沒心思護膚,常常清水洗臉后就睡覺,臉上也逐漸有了些變化:除了角質變厚、皮膚干燥外,開始出現一些較軟的小疙瘩。隨著冬天的到來,室內外溫差變大了,一冷一熱之下,冒起的疙瘩就更多。
面部的顆粒感因此變得明顯,湊近了能看到凹凸不平的皮膚表面。但這還算好的。除了臉上的疙瘩外,我的眼皮變得尤其干燥,上面甚至出現了一些淡紅色丘疹。
丘疹有小指指甲蓋一般大,顏色比較淡,一摸有些癢,不過并不厲害。但抹護膚品時,會感覺到點點刺痛。
我去了藥店,藥師說臉上的疙瘩可能是濕疹發作,而眼皮上的紅腫可能是家里不干凈,螨蟲引起的。
我換了被套床單、給家里來了個大掃除,也用了藥。藥膏在面部的效果立竿見影,只用了幾天,疙疙瘩瘩的皮膚好像被抹平了一樣,觸感光滑,看上去還有些光亮。
然而眼皮上的丘疹不但沒消退,反而更嚴重了。
它向眼角方向蔓延增大,總面積達到半個拇指指甲蓋大小,顏色明顯更深更暗,靠近棕紅色。這塊皮膚相比其他地方的皮膚更硬更粗糙,厚厚的角質浮起,摸上去皺巴巴的。
眼皮長出“苔蘚”,癢死我了
很快我迎來了工作最忙碌的階段,熬夜更厲害了。
那兩個月里,我頂著很大的壓力,為工作寫不出方案、無法讓甲方滿意而發愁焦慮。我每天對著電腦十多個小時,基本凌晨兩三點才回家,常常吃不下飯。身心俱疲之下,我的狀態也很差。
疲累不堪的我根本無心關注皮膚的情況,每天醒來刷個牙、洗把臉,背起包就往公司沖。
但那天正在工作的時候,我感覺眼皮癢得很。下意識一摸,那塊皮膚居然硬到結殼了。
那塊硬殼,就像凍瘡很久之后留下的厚殼,不過手感更皮實粗糲,棕紅色也已變為暗褐色。最開始的丘疹變厚之后,已經融成了一片,看上去就像“苔蘚”。
看上去就像“苔蘚”丨Pixabay
指甲輕輕一摳,“苔蘚”上附著的鱗屑便掉了下來,脫皮很是嚴重。我試圖用乳液來潤濕柔軟皮膚,然而干硬的皮膚完全不能吸收。
這是什么東西啊,我心里慌得不行。但還沒來得及請假,我又發現,眼皮上的“苔蘚”,已經蔓延到脖子上、腰間了,全身都開始癢!
白天變得很痛苦。可能是辦公室溫度高、比較燥熱的原因,我癢得厲害。我也不想抓撓,但是根本忍不住,不抓它就一直不消停。
這種瘙癢感在晚上睡覺時格外強烈。背上撓不到,我就不停靠著床摩擦。剛要睡著,眼皮和脖子就像商量好了一樣,這里癢一下,那里癢一下。一個晚上,我基本要折騰到精疲力盡才能睡著。
一個晚上,我基本要折騰到精疲力盡才能睡著。丨Giphy
我陷入了惡性循環:越癢越抓,越抓越癢。眼皮不敢使勁撓,我就撓脖子,結果脖子上的皮膚也變得更厚了。
我整個人被折騰得不行,心里老是“疑神疑鬼”,想著下一秒臉上哪個地方又會癢一下,根本無法專注思考。但禍不單行,這個時候,我又過敏了。
壓力大容易觸發的病
我趕緊請了假,來到皮膚科。
醫生先是針對過敏情況,給我做了15分鐘的純凈水冷噴,鎮靜皮膚。噴霧撒下來,整個臉瞬間就“冷靜”了。然后醫生又給我敷了面膜,說是類人膠原蛋白,來緩解泛紅刺痛感。
但我更緊張眼皮的情況。醫生看了后,說這是神經性皮炎,又叫做慢性單純性苔蘚,是以皮膚瘙癢和苔蘚化為特征的慢性疾病,與精神壓力大、焦慮等因素有一定關系。
他給我開了糠酸莫米松乳膏和曲安奈德新霉素貼膏,還有一些止癢的藥物,并叮囑我:回去以后盡量用敏感肌專用護膚品,少熬夜,多運動解壓,保持愉快心情,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
“這個病不能治愈,你壓力一大一熬夜,就容易復發。”醫生這樣強調道。
我趕緊用上藥,晚上也盡量早點下班,通過鍛煉來排解壓力。效果確實很明顯。首先沒那么癢了,很快就能睡著,其次眼皮、脖子這些地方的“苔蘚”,脫屑的情況變少,開始“蛻皮”了,厚皮逐漸柔軟很多。過了段時間,“苔蘚”消退,皮膚觸感和健康狀態時已經沒有兩樣。
淡紅的色素沉積,是我生活的印記
經過這件事,我才知道醫學病癥的復雜性,原來單單一個皮炎,就有這么多種類。皮膚雖然健康如初,但可能是我拖了比較久,眼角處還是留下了印記:一點淡紅的色素沉積沒有消退,肉眼還是能看得清楚。
有段時間我很在意這個,覺得它在臉上很是明顯,但現在自己已釋然:就把它當作一個特別的印記吧。
每個人都可能會有大大小小的健康問題。一些疾病,特別是慢性病,也許會相伴我們一生。最重要的是積極治療,并且保持好的心態,接納自我。
傷口、疤痕,是我身體的一部分,而非我要去掩飾的。它和魚尾紋、黃褐斑一樣,是我經歷生命的見證,讓我看起來更有人性。
醫生點評
吳杰 |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皮膚科,副主任醫師
“神經性皮炎”即慢性單純性苔蘚,是一種與皮膚神經功能障礙有關的慢性炎癥性皮膚病,常表現為局部增厚、色素沉著的苔蘚樣斑塊。它的形成與瘙癢有關,而且這種瘙癢通常是間歇性的,在安靜時(如睡前或夜間)更為明顯 [1]。瘙癢下的反復搔抓和摩擦,會繼續刺激皮膚,讓病情惡化、皮損范圍越來越大,最終陷入“癢→抓→更癢→更抓”的惡性循環。
增厚、色素沉著并出現明顯紋路的的慢性單純性苔蘚丨San Antonio Uniformed Services Health Education Consortium Dermatology Program
神經性皮炎患者中女性更為常見,30~50 歲人群患病率最高。但神經性皮炎的病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常見與昆蟲叮咬、干燥綜合征有關,也會繼發于特應性皮炎、濕疹、銀屑病、單純皰疹等皮膚病后。目前一般認為神經性皮炎與大腦皮層興奮抑制功能失調有關,容易在較大的情緒壓力和晚睡熬夜等不良生活習慣下發病 [2]。
對于作者的發病原因,藥師認為可能與螨蟲有關,這顯然是不對的。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醫學的復雜性,藥師對藥物了解比較多,對疾病的診斷意見僅供參考。術業有專攻,所以得什么病就要到什么科去就診,走捷徑有時候會誤事的。
此外,關于去藥房買藥問題,大多柜臺售貨員并沒有醫學和藥學的背景知識,對藥品的了解并不多。如果自己不知道需要買什么藥,最好不要盲目聽從推薦意見。尤其是對于號稱草本藥物、祖傳秘方的產品,更要提高警惕。因為這類產品多是掛羊頭賣狗肉,不僅不屬于藥品,還可能違法添加強效激素,不當使用后可能會傷害皮膚,甚至引發“激素依賴性皮炎”。
當皮膚瘙癢時,適度降低溫度、局部保濕都有助于緩解癥狀。所以醫生進行冷噴時,作者當時就感覺到癥狀有所緩解。多數人家中沒有冷噴設備,可以將濕毛巾放在冰箱里冷卻一下,然后進行冷敷,也可以達到類似效果。
但是對于眼瞼部位,最好使用不含激素的藥物,如“他克莫司軟膏”或“吡美莫司乳膏”。含激素外用藥,雖然可以安全用于身體其他部位,但眼瞼部位最好還是避免使用。
在文章的最后,作者表示對療效比較滿意,而且對于留下的淡紅色斑從心理上已經釋然,其豁達態度值得我們學習。但從專業角度上講,這些紅斑可以進行美容激光處理,效果還不錯,能夠使該處皮膚接近正常膚色。所以作者可以到當地比較大的醫院皮膚科或整形科就診,嘗試將這種“烙印”盡早去除。
參考資料:
[1] Boozalis E, Grossberg AL, Püttgen KB, Cohen BA, Kwatra SG. Itching at night: A review on reducing nocturnal pruritus in children. Pediatr Dermatol. 2018 Jun 26.
[2] https://emedicine.medscape.com/article/1123423-overview#a7
個人經歷分享不構成診療建議,不能取代醫生對特定患者的個體化判斷,如有就診需要請前往正規醫院。
作者:二狗
編輯:蘇曼、黎小球
這里是果殼病人,專注講述健康故事。
如果你有得病、看病的體驗要分享,或者想講講自己經歷的健康相關趣事,歡迎投稿至health@guokr.com
本文來自果殼病人(ID:health_guokr),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如有需要請聯系health@guokr.com
為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一中...
Burberry是一個具有濃厚英倫風的著...
高奢月子中心圣貝拉(SAINT BELL...
近年來,國際政治經濟環境復雜多變,不確定...
如果有這樣一...
近日上海智美顏和以60后--90后的不同...
名品導購網(www.cctv-ss.com)ICP證號: 蘇ICP備2023000612號-5 網站版權所有:無錫錫游互動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5-2023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轉載。郵箱:mpdaogou_admi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