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江西紡織服裝周暨江西(贛州)紡織服裝產業博覽會隆重舉行
為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一中...
文章來源于:珠寶鑒定師Mr東方
目前在自然界中已發現的玉石原礦有3000-4000種,然而考慮到美觀、耐久、稀少等因素,能被開發并稱之為珠寶玉石的僅有230種左右。
像和田玉、鉆石、彩寶、翡翠等已經是為大眾所熟知了,但有些寶石卻因為數量稀少、開采難度超高等因素,大多存活在傳說中,很少被人所熟知,但是他們的色彩與光澤同樣令寶石愛好者著迷。
2017年一部寶石擬人化的動漫—《寶石之國》火極一時,以至于不少之前在珠寶圈內都沒聽說過名字的稀有寶石,走入了大眾的視野,今天,我們就帶大家一起領略那些極為稀少的絕美礦物。
磷葉石(Phosphophyllite)又稱磷頁石,是一種稀有的水合磷酸鋅礦物。化學成分為Zn2Fe2+(PO4)2·4H2O。
拋開動畫片的影響,磷葉石受到大家的喜愛,還是因為實在是太美了!作為綠色寶石中的一份子,其通透清爽,不食人間煙火的藍綠色,仙氣滿滿,自然會受到世人的喜愛,而產量稀少自然也是價值飆升。
磷葉石又美觀又稀少,但是為何它卻幾乎連一個像樣的飾品都沒有出現在世上?其原因主要有兩點。
1.磷葉石非常脆(性脆,完全解理)、非常弱(硬度:3~3.5),硬度大概就和貝殼差不多的硬度,一塊玻璃都能輕易在上面劃出痕跡。另外,極度易碎,被別的寶石磕碰一下就能輕易碎掉,平時佩戴保存要十分小心,隨便重物一拍就能粉身碎骨。
因為過于脆弱,也不能切割成刻面寶石,大部分的磷葉石是以礦物形式保存的。
磷葉石的產量太少太少了,極其稀有,別說大塊的磷葉石了,全世界就連磷葉石的礦脈都幾近無處可尋。這意味著大規模生產是不可能的。不會有像鉆石這樣特殊的公司來推廣,大家都不認識,也是正常的。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英國邦瀚斯拍賣行展出一顆3.19克拉的磷葉石,當時的估價就到達6000美元。
藍錐礦常被誤認為藍寶石,但其實它比藍寶石還要珍貴。
藍錐礦是一種鋇鈦硅酸鹽礦物,色散很強,為0.046,切割好的藍錐礦平面,更能散發出它耀眼的火彩,但寶石一般很小,干凈無暇的刻面裸石極少有重于1ct的,多用于收藏,硬度6.5。
命名及身世
在1907年,美國的地質學家喬治·勞德伯克使用benitoite這個英文名稱來命名藍錐礦。藍錐礦首次被發現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圣貝尼托縣內圣貝尼托河旁,其英文名稱取自當地地名。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雖然陸續在其他地方有發現藍錐礦,但是目前為止只有在加利福尼亞州產有質量最好且可以做為半寶石的礦物晶體,因此在1985年,藍錐礦成為加利福尼亞州的州石。
17年12月邦瀚斯拍賣行拍出一顆2克拉的藍錐礦,成交價22500美元
另一顆1.5克拉的藍錐礦估價10000美元
不要一聽名字就覺得藍柱石難道是“藍色的祖母綠”?
其實不然,雖然藍柱石和綠柱石都屬于鈹鋁硅酸鹽,但是它們的化學成分是不一樣的。藍柱石是一種極為稀有的寶石,有無色、紫色、黃色、藍綠色、藍色等,透明至半透明,玻璃光澤,硬度7.5,性脆。
1792年,藍柱石首次發現于俄羅斯烏拉爾南部,根據它完全解理、十分脆弱的特性,法國礦物學家René Just Haüy為其定名"Euclase"。而Euclase,源自希臘語"eu" (good)和"klásis" (break),很容易破裂的意思。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優質的藍柱石主要產于巴西,顏色類別也相對豐富,常有藍白雙色晶體;而津巴布韋和哥倫比亞也產優質藍柱石,津巴布韋有產像藍寶石的藍柱石;而俄羅斯、德國、斯里蘭卡、印度、剛果、奧地利、美國等國也有零星產出。
18年5月邦瀚斯拍賣行拍出一顆130克拉的藍柱石,成交價8750美元,這么看好像也不是很貴,但是確實是稀少到很難買到。
它號稱是“最稀有的寶石”王冠的有力競爭者之一。
根據現有的資料,英國倫敦地質博物館收藏有一顆為0.86克拉的塔菲石,而塔菲石在國內也非常罕見,目前河北地質大學地球科學博物館展出有1.32克拉的塔菲石。
直到上世紀80年代,世界上為人所知的塔菲石數量也僅僅在20顆左右。
它被人發現的過程也是頗為巧合,甚至有點戲劇性。
在20世紀40年代,有一位來自愛爾蘭的寶石學家Edward Taaffe伯爵購買了一顆重達1.41克拉的淺紫色寶石。當時,他以為這是尖晶石,但回去后仔細觀察發現這顆寶石的刻面有重影現象,于是將其送到倫敦實驗室進行檢測。遺憾的是,由于當時人們對寶石品種的認知有限,未能給出準確結論。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直到1951年,B.W安德森等人使用化學方式結合X射線儀器對其成分與結構進行了更為詳盡的鑒定,測出寶石中含有鈹、鎂和鋁后,這才確認它是一個新品種寶石,與以往的任何寶石都不相同。
后來,這種寶石的名字便用發現它的那位寶石學家的名字命名,定名為“塔菲石”。
塔菲石的化學成分為Mg3BeAl8O16,莫氏硬度為8~9,折射率1.717 – 1.724,密度3.60 – 3.62,這兩個數值都與尖晶石的十分接近,所以它當初被誤認為是尖晶石。它的雙折射率為0.004 – 0.005,可以區別于尖晶石。大多數的顏色呈現一種淡淡的紫羅蘭色或者灰紫色。
自發現以來,數量極其稀少的塔菲石便成為收藏者的競相追逐的目標。看來越是稀少的寶石越是能夠激起寶石收藏家的興趣。
18年5月邦瀚斯拍賣行拍出一顆5.34克拉的塔菲石,成交價20000美元
15年5月邦瀚斯拍賣行展出一顆8.5克拉的塔菲石,估價60000美元.
紅鉆石(Red diamonds)紅鉆石是彩鉆中最為稀有的品種。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澳大利亞的AEGYLE MINE出產少量的紅鉆石,“穆薩耶夫”紅鉆(the Moussaieff Red)是世界上最大的紅鉆石。是1960年在巴西被一位農民發現的,呈三角形、重5.11克拉,它的價值卻遠遠高于它的重量。
香港佳士得于一九八七年四月在紐約拍賣的一顆0.95k克拉圓形紅鉆石,成交價高達88萬美元,即平均每克拉成交價92萬美元,創下了彩鉆拍賣會每克拉最高成交價的世界紀錄。
紅色綠柱石(Red Beryl),又名紅桃色綠玉(Bixbite),是一種罕見的寶石,其濃烈的色彩是由寶石內部的錳元素導致的。呈深粉紅、玫瑰紅至紅褐色,錳致色,與摩根石的區別是堿金屬的含量很低,不含水,較罕見。淺紅及橙紅色,有時幾乎是紅寶石紅色或紫紅色的綠柱石質寶石。
寶石成品一般不超過1克拉。折射率1.586~1.594。密度2.80克/立方厘米。常有許多包裹體,是一種罕見的珍貴寶石。
目前發現的天然紅桃色綠玉主要分布在美國猶他州托馬斯山。
紅色綠柱石首次被人提到是在1904年,當時礦物專家認為它與翡翠及藍寶石類似,因而又名紅翡翠、血翡翠,但其實它卻比這2種寶石都還要稀有。由于開采十分困難,紅色綠柱石沒有做成珠寶飾品的經濟價值。要開采出1克拉的紅色綠柱石,就得花費1萬美元(約臺幣30萬元)成本,它如此珍貴稀有也就不足為奇了。
這顆2.44克拉的紅色綠柱石于2015年亮相于拍賣會上,估價55000美元。
歡迎搜索關注“地一眼”
本平臺旨在分享優質的地質、礦產、玉石礦物、奇石等內容,所轉載內容均已注明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為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一中...
Burberry是一個具有濃厚英倫風的著...
高奢月子中心圣貝拉(SAINT BELL...
近年來,國際政治經濟環境復雜多變,不確定...
如果有這樣一...
近日上海智美顏和以60后--90后的不同...
名品導購網(www.cctv-ss.com)ICP證號: 蘇ICP備2023000612號-5 網站版權所有:無錫錫游互動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5-2023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轉載。郵箱:mpdaogou_admi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