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江西紡織服裝周暨江西(贛州)紡織服裝產業博覽會隆重舉行
為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一中...
前言
1912年中華民國正式成立,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王朝覆滅。緊隨其后的五四新文化運動使民主和科學深入人心,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漸漸開化。
民國的藝術舞臺上,活躍著一群美麗聰慧的精靈,她們或是倡導女權的革命家和教育家,或是社交場上、舞臺上耀眼的明星,或是杰出的詩人、畫家……她們有的如清泉般純潔,有的如烈火般激情,她們獨有的光彩照亮了那個新舊交替的時代。
新舊文化在清末至民國時代出現激烈的交織碰撞,傳統文化的滋養,新文化運動的蓬勃發展,使得女性開始覺醒自由意識,得以解開舊枷鎖的束縛,從而走出家門走向社會并走上世界舞臺,煥發出別樣的風采和光芒。
今天我們就通過與她們有關的詩詞對聯作品來看看那個時代女性的風采吧,以此作為節日禮物獻給我們的先輩,讓我們來看看女性地位與家國與時代與社會的發展進程。
※看云注:鑒于時間較為倉促,整理有些粗疏,或有遺漏,請諸君指正,待有余暇后補。
目錄1912:民國年代
秋瑾、唐群英、葛健豪、吳芝瑛、呂碧城
……待添加
秋瑾(1875-1907)
人物簡介
秋瑾(1875年11月8日,一稱1877年11月15日 -1907年7月15日),籍貫浙江山陰(今紹興市),生于福建省閩縣,中國女權和女學思想的倡導者,近代民主革命志士。
秋瑾是華夏杰出先烈,民族英雄。蔑視封建禮法,提倡女權,常以花木蘭,秦良玉自喻。早年學習經史、詩詞,善騎射。 她與呂碧城被稱為"女子雙俠" ,與唐群英被后人譽為"辛亥革命的孿生女兒" ,與唐群英、葛健豪譽為"瀟湘三女杰" ,她們的女權與女學思想成為近現代中國婦女解放思潮的重要組成部分。
我國民主革命的重要領導人之一,她也是我國近代史上位為民主革命而犧牲的女英雄,為辛亥革命做出了巨大貢獻;提倡女權女學,為婦女解放運動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1907年7月15日凌晨,秋瑾從容就義于紹興軒亭口。
秋瑾遇難后,無人敢為其收尸,中國報館"皆失聲",生前好友吳芝瑛、呂碧城、設法與人將其遺體偷出掩埋。1908年,生前好友吳芝瑛將其遺骨遷葬杭州西湖西泠橋畔,因朝廷逼令遷移,其子王沅德于宣統元年(1909年)秋將墓遷葬湘潭昭山。
1912年,湘人在長沙建秋瑾烈士祠,又經湘、浙兩省商定,迎送其遺骨至浙,復葬西湖原墓地。后人輯有《秋瑾集》。
秋瑾與丈夫王廷鈞生有一子一女,其子王沅德,其女王燦芝(公元1901年-1967年,中國位女飛行員)
對聯作品
◎題動石夫人廟
如斯巾幗女兒,有志復仇能動石;
多少須眉男子,無人倡議敢排金。
注:浙江天姥山有座“動石夫人廟",相傳南宋時金兵入侵,有一老婦推山頭巨石抵擋住了金兵,保存了浙東片土,后人建祠以祀。有一次,晚清女革命家秋瑾路過這里,聽了“動石夫人"的故事,她有感而發撰留此聯。
◎挽母聯
樹欲寧而風不靜,子欲養而親不待,奉母百年豈足?哀哉數朝臥病,何意撒手竟長逝,只享春秋六二;
愛我國矣志未酬,育我身矣恩未報,愧兒七尺微軀!幸也他日流芳,應是慈容無再見,難尋瑤島三千。
注:作于1905年日本留學期間
他人贈挽聯
丹心永結平權果;
碧血常開革命花。
——馮玉祥挽秋瑾
江戶矢丹忱,多君首贊同盟會;
軒亭留碧血,恨我今招女俠魂。
——孫中山挽秋瑾
巾幗拜英雄,求仁得仁又何怨;
亭臺悲風雨,雖死不死終自由。”
——陶浚宣題西湖秋瑾墓旁風雨亭聯
革命潮流是秋風吹起;
自由花蕊要血雨催開。
——唐群英挽秋瑾
一
一身不自保;千載有英名。
二
澄霽斂氛,為明月故;悲淚頂禮,發海潮音
——吳芝瑛挽秋瑾二聯
英雄尚毅力;志士多苦心。
——吳芝瑛題紹興秋瑾故居
駒隙光陰,聚無二載;風云流散,天各一方。
——吳芝瑛題贈送秋瑾東渡日本留學
大通講學,光復聯盟,按劍說同仇,不圖三十三齡弱女兒,成仁取義,腥血先埋。抱沉痛四年余,竟英靈旋轉乾坤,試想貴福奸奴,而今安在?
春社留題,西泠感舊,拈花談慧果,長作六月六日新紀念,崇德報功,豐碑重樹。垂令名千載后,使普黨眷懷風雨,當年伯蓀諸烈,終古難忘。
——佚名
詩詞作品
◎秋聲梧樹撼樓風,秋聲何太苦? 閑拈芳菊詞,試把商音譜。◎春暮口號春從何處來?春向何處去? 杜宇盡催歸,問之無一語。◎寄徐伯蓀十日九不出,無端一雨秋。 蒼生紛痛哭,吾道例窮愁!◎春草草色滿平蕪,春風次第蘇。吹噓須著意,莫使感榮枯。◎詠琴手抱綠綺來,七弦發清響。但恐所好殊,不遇知音賞!謝道韞詠絮辭何敏,清才掃俗氛。可憐謝道韞,不嫁鮑參軍。◎對酒不惜千金買寶刀,貂裘換酒也堪豪。一腔熱血勤珍重,灑去猶能化碧濤。◎赤壁懷古潼潼水勢向江東,此地曾聞用火攻。怪道儂來憑吊日,岸花焦灼尚余紅。
◎輪船記事二章一四望渾無岸,洋洋信大觀:舟疑飛鳥渡,山似毒龍蟠;萬派潮聲迥,千峰云際攢。 茫茫煙水里,鄉思入眉端。二水天同一色,突兀聳孤巒。望遠胸襟暢,憑窗眼界寬。銀濤疑壁立,青海逼人寒。咫尺皇州近,休歌行路難。◎寄家書惆悵慈闈隔,于今三月余。發容應是舊,眠食近何如?恨別常撫線,懷愁但寄書。秋來宜善保,珍攝晚涼初。◎感事竟有危巢燕,應憐故國駝!東侵憂未已,西望計如何?儒士思投筆?閨人欲負戈。誰為濟時彥?相與挽頹波。◎書懷廿載貧中過,青春太負公。消磨詩與酒,惆悵月兼風。發短因愁白,顏凋借酒紅。壯心殊未已,且莫憾途窮。◎失 題自別西湖后,匆匆又半年。南轅今北轍,東道復西躔。膝下貽謀晚,堂前慰籍先。封侯真萬里,快著祖生鞭。
——轉自秋瑾詩詞集
(https://www.fox2008.cn/ebook/ldcrcj/093.htm)
秋瑾雕像
秋瑾之女王燦芝
唐群英(1871-1937)
人物簡介
唐群英(1871.12.8-1937.4.25),是中華民國的締造者之一,女權運動領袖、女權主義先驅、民主革命家、教育家、辛亥革命功臣、中國同盟會個女會員。投身辛亥革命,為推翻帝制、建立民國立下奇功。首倡女權,為中國婦女解放運動作出了卓越貢獻。她被譽為"創立民國的巾幗英雄",曾授勛"二等嘉禾章"。
1905年,唐群英積極促成華興會與興中會聯合成中國同盟會,參與了同盟會創辦的全過程。1908年,唐群英受同盟會委派,回國宣傳同盟會主張并聯絡各地革命者發動武裝起義,奔走于長江中下游一帶聯絡革命黨人,相繼在湘鄉、衡山、醴陵及贛西等地,宣傳同盟會的宗旨,策劃武裝起義。1910年6月,唐群英赴日深入開展留日女學生運動,動員女界"與男子奮袂爭先,共擔義務",投身反清斗爭,以"救國家之危亡"。1911年10月10日,唐群英與張竹君設法將黃興護送到武昌,完成武昌起義大業。
1912年4月8日,女子參政同盟會在南京正式成立,通過了由唐群英起草的《女子參政同盟會簡章》十一條政綱:(一)實行男女權力平等;(二)實行普及女子教育;(三)改良家庭習慣;(四)禁止買賣奴婢;(五) 實行一夫一婦制度;(六)禁止無故離婚;(七)提倡女子實業;(八)實行慈善;(九)實行強迫放腳;(十)改良女子裝飾;(十一)禁止強迫賣娼。會后,發表了《女子參政同盟會宣言書》,時人嘆為"五千年來女權之曙光","中國婦女運動的聲"。
1924年,在湖南主政的趙恒惕推行"立憲自治"時,唐群英與王昌國、葛健豪等首倡恢復了湖南女界聯合會,繼續為爭取女權而斗爭,終于使湖南省憲政委員會同意在省憲法條文中載明了"無論男女,人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二十一歲以上男女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享有受義務教育以上的各級教育權"。 開創了憲法收錄"男女平權"的先河。
女子參政受阻后,從1912年10月至1930年的十八年間,唐群英以極大的熱情精力致力于普及女子教育,為爭取女子參政權作長期打算。她單獨或與友人合作,先后在北京、長沙、衡山等地創辦了中央女學校、長沙女子法政學校、自強女子職業學校等10所學校,其辦學熱情之高,辦校數量之多,在中國女子教育史上堪稱首屈一指。為籌措辦學經費,她除了爭取官費補貼,動員社會賢達捐助之外,還變賣了自己大部分家產以應所需。她的教育理論與方法,都從當時斗爭的實際出發,喚起女界覺醒。她痛斥"三從四德"、"女子無才便是德"等謬論,她把愛國主義教育與女權啟蒙教育結合起來。她們爭女權的目標很明確,就是要為自己爭得與男人等同的地位,并將此與國家的強盛和民族的自立聯系起來。
對聯作品
◎挽秋瑾
革命潮流是秋風吹起;
自由花蕊要血雨催開。
挽黃興
革命未成,哲人具萎;
音容宛在,岳麓長青。
1917年
挽母
云橫秦嶺親何在;
墓種竹林子作廬。
1918年
◎為《女子白話報》撰聯
女子淪落四千年,愿同胞協力維持,恢復自由天職;
白話喚醒二百兆,望大家齊心共濟,達到平等權利。
1912年
◎題家鄉河上新建石拱橋
曲直影搖波底月;
瀠洄人渡鏡中梯。
1918年參政失敗后回到家鄉辦學。
◎挽聯二則悼孫中山
一
上下五千年,獨國民黨能頺帝制;
縱橫八萬里,惟華盛頓可媲斯人。
二
列強未打倒,軍閥未鏟除,天柱遽折,翹首燕云空悵惘;
主義須實行,民眾須喚起,黨人切記,緬懷遺訓共勉旃。
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先生逝世。
他人贈挽
苦心嫠室淚;
遺著洞庭波。
——1937年唐群英因病逝世。國民黨中央委員張繼撰聯悼之。
1991年,湖南省政府將衡山新橋中學命名為“群英中學”,全國婦聯名譽主席康克清題詞,稱唐群英為“一代女魂”。
詩詞作品
◎過洞庭湖有感兼贈陳漢元二首
其一
旭日初升曉霧開,洞庭波起斷頭臺。不堪回首當年事,贏得功成血戰來。
其二
歸心如箭系舟難,滿載豪情渡岳關。此去長沙知未遠,好攜朋舊話家山。
◎舟泊岳州城下登岳陽樓晚眺
君山突起水縈回,山色湖光照眼開。不訪純陽大仙呂,何當共我醉三回。
葛健豪(1865-1943)
人物簡介
葛健豪(1865-1943),湖南湘鄉人。生有一子二女。兒子蔡和森是我黨早期領導人、革命先烈蔡和森,大女兒蔡蔡慶熙,小女兒蔡暢是中國婦女運動的先驅,兒媳向警予也是我黨早期領導人之一。葛健豪的丈夫蔡林容峰是個封建意識濃厚、自私貪婪的人,長期在上海,從未養過家,一家四口的生活全靠葛健豪一人維持。辛亥革命爆發時,她雖已年近半百,卻很快接受了革命思潮,知道了婦女解放必須建立在自立的基礎上。她變賣了妝奩,與三個孩子一起進校求學,她和兒子讀高小,大女兒進了針黹班,小女兒成了初小學生。這種全家入校的行動,尤其是母親與子女同學同讀的事情引起了當時蔡氏家族和社會的非議,但葛健豪卻沒有退縮,而且撰聯反駁,使非議者啞口。1913年高小畢業后,為使更多窮苦家庭的子女受到教育,回鄉辦起了一所簡易小學,自任校長,除膳宿費外,不拿其它報酬。1919年葛健豪與蔡和森、蔡暢、向警予等一起赴法留學,1923年秋回國。1925年在長沙創辦平民女子職業學校,任校長。1943年病逝,享年79歲。葛健豪喜愛文學,常用詩歌和聯語表達她的愛憎和向往。
對聯作品
女校長執教;
窮學生讀書。
——題自辦簡易小學
好學無分性別;有志不論年齡。——駁非議其求學者
風沙西域飛駿馬;波濤東海起蛟龍。——1921年“中法里昂大學”拒收留法勤工儉學學生入學,周恩來組織發動“入學運動”,蔡和森等由巴黎赴里昂聲援,葛健豪撰聯為子壯行
身先士卒入虎口;同舟共濟過龍潭。——1921年春,駐法使館貪污國內資助的留學生款項,蔡和森等組織留學生與之斗爭,葛健豪撰聯勉之
新鮮血液活肌體;民主思想救中華。——贈“新民學會”
華夏千萬里,等騏驥馳騁;炎黃四百兆,有鯤鵬翱翔。——蔡和森等被法國政府遣送回國,葛健豪撰聯送行
師曠有言,七十讀書為炳燭;韋母立范,八旬設館尊宣文。——葛健豪欲進湖南女子教員養習所深造,校方以其年長拒之,葛憤而向縣署投訴,并于訴狀中附聯述志
波駭濤驚,湘江掀起滔天浪;筆飛墨舞,評論發表激揚文。——贈《湘江評論》
有志竟成,喜今朝乘長風破萬里浪;苦心不負,樂明日攀高嶺采千年芝。——赴法留學航行中撰聯述懷
晝勞勞夜孜孜,勤工儉學吃苦亦救苦;情真真意切切,扶危濟困助人即做人。——蔡暢留法勤工儉學期間,因勞累病危,經搶救脫險,葛健豪寄聯慰之
遵守禮教,無非是甘賣生女作小媳;莫出閨戶,卻原來忍將骨肉換大洋。——蔡林容峰以大洋將蔡暢賣給一家地主做小老婆,葛健豪憤書此聯,蔡林容峰無地自容,賣女之事只好做罷
人走太匆匆,形不見,音不聞,獻身革命鮮血染華夏;耗來何急急,祖吞聲,孫吞淚,育孤成材綠樹慰英靈。——挽子蔡和森
遵一家教,從三代言,不出閨房半步,小奴家何苦束手就縛;學五車書,練兩手技,闖蕩江湖萬里,新女性豈能宰割任人。——題閨房斥夫阻蔡暢求學
同鄉里,同留法,同一家,同甘共苦,戚戚焉,愚母慚愧未同去;先國家,先民族,先大眾,先人后己,凜凜然,賢媳光榮已先歸。——挽媳向警予
1920年,葛健豪(中)、蔡暢(右一)、向警予(右三)等勤工儉學生在法國蒙達爾紀女校
葛健豪(前排左二)在法國(中右一為蔡暢)
1943年毛澤東挽蔡母葛健豪
吳芝瑛(1868-1933)
人物簡介
吳芝瑛(1868-1933),字紫英。清末安徽桐城人。“天生一副傲骨,抱丈夫志,負男子才,”以豪俠義舉傾動當世。她是桐城派文學家吳摯甫的侄女,“解詩書,工八法,為女中歷罕睹。”曾在上海曹家渡、杭州西湖建別墅,均自署“小萬柳堂”,故又號萬柳夫人。十九歲時嫁與無錫梁溪廉(南湖)先生,后隨之供職京師,與秋瑾相交甚密,與之結為金蘭之交,積極贊助秋瑾掙脫封建家庭羈絆,游學日本。1907年秋瑾在浙江紹興軒亭口遇害,她不顧個人安危,與徐自華等為秋瑾收殮營葬于杭州西泠橋堍,親書墓表,勒石豎碑,憤筆寫了《秋女士傳》,并作《記秋女俠遺事》,表示愿以身家生命保秋氏家族,險遭清廷迫害。她力勸任度支部郎中的丈夫不要屈事清廷,辭職南歸,雙雙過起隱居生活。曾筑小萬柳堂于浙江杭州西湖及滬西曹家渡各一所,自號“萬柳夫人”,于所居多有聯題署。
晚年為沉疴所困,將滬上小萬柳堂變賣,回無錫水獺橋故居,家境清貧。 1934年3月1日與世長逝,終年66歲,葬無錫惠山北麓。著有《吳芝瑛夫人詩文集》、《小萬柳堂叢刊》、《剪淞留影集》、《俗語注解小學古文讀本》、《鞠隱山莊遺詩題跋》、《帆影樓藏畫目》等。
對聯作品
◎集《楞嚴經》題杭州夕照亭
一
得未曾有;
從無始來。二
得大安穩,絕于人境;離一切相,情均天倫。
◎挽秋瑾
一
一身不自保;千載有英名。
二
澄霽斂氛,為明月故;悲淚頂禮,發海潮音
◎題紹興秋瑾故居
英雄尚毅力;志士多苦心。
◎集《蕭選》題小萬柳堂
一、帆影樓
流云藹青闕;金壺啟夕輪。二、西樓
野老時一望;游子澹忘歸。三、剪淞閣
丹霞夾明月;驚風涌飛流。四、集《楞嚴經》題南園(一)
屋小疏茅復;門深亂柳遮。五、集《楞嚴經》題小萬柳堂南園(二)
無以慰延佇;聊可瑩心神。
◎集陶潛句題杭州巢居,宋林和靖舊居
斯人亦云逝;寒梅徒自榮。
◎題杭州靈隱冷泉亭
有本如是者;知幾其神乎。
◎贈呂公望,時任浙江督軍
新堤舊井各無恙;引杯看劍坐生風。
◎題西湖花港觀魚
遠矚林園,勝妙殊絕;越諸塵果,身心了然。
◎送秋瑾東渡日本留學
駒隙光陰,聚無二載;風云流散,天各一方。
◎悼秋瑾聯
一
叛家庭,反清滿,一腔血,一身膽,雪劍鳥槍儂革命;
埋俠骨,送英靈,一抔土,一把淚,斜風冷雨我悲秋。
二
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志未酬,香已消,秋風秋雨山陰道;
義結金蘭,情同手足,妹榮歸,姐恥在,切齒切骨萬柳堂。
◎武昌起義勝利,書聯述懷
今日何年,共諸君幾許頭顱,來此一堂痛飲;萬方多難,與四海同胞手足,競雄廿紀新元。
◎挽孫中山
中華標榜十四年,名稱猶在,實現何曾,目的促達最短期,先生未死也;世界潮流千萬變,方略自存,大綱具備,國民喚起同努力,女子亦興乎。
他人贈挽聯
吳芝瑛病逝無錫時,曾驚動錫城,國民黨元老吳稚暉親往吊唁,親書挽聯,出殯之日,為之送葬。親友送的挽聯很多,現擇錄數聯于下:
絮吟悲絕響,
俠墓結神游。
——吳稚暉挽
一紙書使阿瞞褫魄,
千古恨為秋瑾招魂。
——李遽廬挽
千金慨脫煙花籍,
一角孤撐風雨亭。
——佚名
為吳季子女,為梁伯鸞妻,為歐陽修母;
有謝道韞才,有蔡文姬長,有曹大家風。
——葉錫爵挽
能書能詩能文章,巾幗全才,往古來今推巨擘;
尚俠尚義尚道德,瑤池遽赴,凄風苦雨總傷心。
——倪道榮挽
詩詞作品
《悼秋瑾》
莽莽神州嘆陸沉,救時無濟愧偷生。搏沙有愿興亡楚,擊浪無錐鏟暴秦。國難方知人種賤,義高不礙客囊貧。經營恨未酬同志,把酒悲歌淚涕橫。
《懷秋瑾》
爰書滴滴冤民血,能達君門死亦恩。今日蓋棺論難定,軒亭誰與賦招魂。天地蒼茫百身感,為君收骨淚沾巾。秋風秋雨山陰道,太息難為后死人。
——轉自衢州檔案網
◆吳芝瑛書法作品
呂碧城(1883-1943)
人物簡介
呂碧城(1883年~1943年1月24日),一名蘭清,字遁夫,號明因、寶蓮居士。 女權運動的首倡者之一,中國女子教育的先驅,中國位動物保護主義者,中國新聞史上位女編輯,中國位女性撰稿人,并開創近代教育史上女子執掌校政先例的民國奇才女。
她被贊為"近三百年來最后一位女詞人"、與秋瑾被稱為"女子雙俠" ,詩人、政論家、社會活動家、資本家。 20世紀頭一二十年間,中國文壇、女界以至整個社交界,曾有過"絳帷獨擁人爭羨,到處咸推呂碧城"的一大景觀。傳世著作有《呂碧城集》、《信芳集》、《曉珠詞》、《雪繪詞》、《香光小錄》等。
在民國眾多的名媛才女當中,呂碧城的才情和美貌,都是極為出類拔萃、引人注目的。嚴復盛贊她“高雅率真,明達可愛”,而著名女作家蘇雪林,則驚嘆她容貌“美艷有如仙子”。她的人生,充滿了傳奇色彩。
年少即寄居于塘沽舅舅家讀書的呂碧城,因不甘束縛和委曲,不到二十歲就只身來到天津。《大公報》總理英斂之偶然讀到她的一封長信,對其文采備加稱許,見到呂碧城后,更為贊賞其才華膽識,當即聘為《大公報》見習編輯。這是呂碧城人生的重大轉折,此后,她在《大公報》發表了大量詩詞及政論文章,在京津文化圈 中迅速走紅。
后來,英斂之在袁世凱、唐紹儀等人支持下,創辦北洋女子公學,年僅23歲的呂碧城出任總教習、監督,成為近代中國最早投身女子教育、職位最高的女性。諸多女杰,如鄧穎超、劉清揚、許廣平、郭隆真、周道如等,都聆聽過呂碧城授課,受到她的教育理念影響。
呂碧城詩詞格律謹嚴、文采斐然,多哀嘆神州陸沉,抒懷悲憤沉痛,宣泄新女性追求解放的強烈愿望。她倡導女子解放、女子教育的文章,指出“兒童教育之入 手,必以母教為根基”,“民者,國之本也;女者,家之本也。凡人娶婦以成家,即積家以成國”,“有賢女而后有賢母,有賢母而后有賢子,古之魁儒俊彥受賜于 母教”。
這些鮮明觀點,引起強烈的反響和熱議。社會上的聲名鵲起,文壇上的嶄露頭角,引來了意想不到的朋友秋瑾,成就了一段“雙俠”的傳奇。
對聯作品
◎挽張百熙聯
荷圣朝殊寵,久歷清華,公為東亞偉人,黃發炳忠誠,真與蛟龍爭治績;
開女學先知,曾邀獎許,我亦北面弟子,絳帷驚噩耗,獨攜桃李哭春風。
出處:長沙張文達公榮哀錄
詩詞作品
《西泠過秋女俠祠次寒山韻》
松篁交籟和鳴泉,合向仙源泛舸眠。負郭有山皆見寺,繞堤無水不生蓮。殘鐘斷鼓會何世,翠羽明珰又一天。塵劫未鎖漸后死,俊游愁過墓門前。
《瓊樓》
瓊樓秋思入高寒,看盡蒼冥意已闌。棋罷忘言誰勝負,夢余無跡認悲歡。金輪轉劫知難盡,碧海量愁未覺寬。欲擬騷詞賦天問,萬靈凄側繞吟壇。
《定風波》
夢筆生花總是魔,曇紅吹影亂如梭。浪說鬘天春色靚,重省,十年心事定風波。但有金支能照海,更無珊網可張羅。西北高樓休著眼,簾卷,斷腸人遠彩云多。
《江神子》
催花風雨弄陰晴,似多情,似無情。廿四番風,換盡最分明。更換鳴禽如過客,先燕燕,后鶯鶯。浮生同此轉飚輪,是微塵,戀紅塵。如夢鶯花,添個夢中人。霎春痕如夢影,休苦苦,喚真真。
《踏莎行》
水繞孤村,樹明殘照,荒涼古道秋風早。今宵何處駐征鞍?一鞭遙指青山小。漠漠長空,離離衰草,欲黃重綠情難了。韶華有限恨無窮,人生暗向愁中老。
《清平樂》
冷紅吟遍,夢繞芙蓉苑。銀漢懨懨清更淺,風動云華微卷。水邊處處珠簾,月明時按歌弦。不是一聲孤雁,秋聲哪到人間。
《南鄉子》
雨過漲留痕,新水如云綠到門。幾處小桃開泛了,前村,寒食東風別有春。
重讀斷碑文,宿草多封舊雨墳。蝴蝶一雙飛更去,春魂,知是誰家壞綠裙。
《浪淘沙》
寒意透云幬,寶篆煙浮。夜深聽雨小紅樓。姹紫嫣紅零落否?人替花愁。臨遠怕凝眸,離思難收。一身多病苦淹留。來日送春兼送別,花替人愁。
《生查子》
清明煙雨濃,上巳鶯花好。游侶漸凋零,追憶成煩惱。當年拾翠時,共說春光好。六幅畫羅裙,拂遍江南草。
《菩薩蠻》
舞衣葉葉余香在,歡場了卻繁華債。往事夢鈞天,夢回清淚淹。疏枝霜后柳,病骨如人瘦,來歲柳飛綿,樓空誰卷簾?
《南樓令》
葉落見城廂,疏枝恨早霜。喜山林、乍換秋妝。多謝倪郎傳畫筆,渲絳赭,染蒼黃。橋影戀殘陽,沙痕引岸長。鎖羈愁、十里清湘。著個詩人孤似雁,云黯淡,水微茫。
《齊天樂》
寒廬茗畫圖為袁寒云題
紫泉初啟隋宮鎖,人來五云深處。鏡殿迷香,瀛臺挹淚,何限當時情緒!興亡無據。早玉璽埋塵,銅仙啼露。百六韶華,夕陽無語送春去。鞓紅誰續花譜?有平原勝侶,同寫心素。銀管縷春,牙籖校秘,蹀躞三千珠履。低廻吊古,聽怨人霓裳,水音能訴。花雨吹寒,題襟催秀句。
#pgc-card .pgc-card-href { text-decoration: none; outline: none; display: block; width: 100%; height: 100%; } #pgc-card .pgc-card-href:hover { text-decoration: none; } /*pc 樣式*/ .pgc-card { box-sizing: border-box; height: 164px; border: 1px solid #e8e8e8; position: relative; padding: 20px 94px 12px 180px; overflow: hidden; } .pgc-card::after { content: ” “; display: block; border-left: 1px solid #e8e8e8; height: 120px; position: absolute; right: 76px; top: 20px; } .pgc-cover { position: absolute; width: 162px; height: 162px; top: 0; left: 0; background-size: cover; } .pgc-content { overflow: hidden; position: relative; top: 50%; -webkit-transform: translateY(-50%); transform: translateY(-50%); } .pgc-content-title { font-size: 18px; color: #222; line-height: 1; font-weight: bold; overflow: hidden; text-overflow: ellipsis; white-space: nowrap; } .pgc-content-desc { font-size: 14px; color: #444; overflow: hidden; text-overflow: ellipsis; padding-top: 9px; overflow: hidden; line-height: 1.2em; display: -webkit-inline-box; -webkit-line-clamp: 2; -webkit-box-orient: vertical; } .pgc-content-price { font-size: 22px; color: #f85959; padding-top: 18px; line-height: 1em; } .pgc-card-buy { width: 75px; position: absolute; right: 0; top: 50px; color: #406599; font-size: 14px; text-align: center; } .pgc-buy-text { padding-top: 10px; } .pgc-icon-buy { height: 23px; width: 20px; display: inline-block; background: url(https://lf6-cdn-tos.bytescm.com/obj/cdn-static-resource/pgc/v2/pgc_tpl/static/image/commodity_buy_f2b4d1a.png); }
民國才女傳記,唯美而動人¥79購買
為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一中...
Burberry是一個具有濃厚英倫風的著...
高奢月子中心圣貝拉(SAINT BELL...
近年來,國際政治經濟環境復雜多變,不確定...
如果有這樣一...
近日上海智美顏和以60后--90后的不同...
名品導購網(www.cctv-ss.com)ICP證號: 蘇ICP備2023000612號-5 網站版權所有:無錫錫游互動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5-2023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轉載。郵箱:mpdaogou_admin@163.com